首页>城市>莆田
标题图
一体化救治平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重症诊疗中心大楼即将启用
2025-11-20 21:39 福建日报客户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20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严俊腾 陈悦 曾丽静)医疗基础设施提升,是事关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天,记者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获悉,该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一期--急重症诊疗中心大楼已全面完工,将于下月正式启用。这一融合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于一体的区域性急重症一体化救治平台的投用,将进一步补齐莆田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短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2021年,莆田获批成为全省首批四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筹建地市之一,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被确定为莆田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依托医院。2023年5月,项目一期急重症诊疗中心大楼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2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采用装配式建筑,地上15层,地下2层。去年9月,大楼顺利封顶,进入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据介绍,新大楼独立配置了超高场强3.0T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等影像设备,可在急救最初阶段快速完成精准检查,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同时,大楼设置多个全新的数字化介入导管室及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配备智能中央监护系统与高端生命支持设备。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共同构建起守护危重患者的“智能生命网”,将显著提升急重症救治的响应速度与诊疗质量。


      技术的进升级,也将进一步推动急救流程的系统性优化。新大楼通过空间整合与信息联通,将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核心救治单元,与急诊检验、急诊药房、输血科、手术室、介入导管室等辅助部门紧密衔接,形成“救护车—入院—检查—手术/介入治疗—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链。这一创新布局将让急危重症患者在连续、高效的空间内完成“黄金时间”内的所有救治步骤,大幅减少转运与等待时间,为抢救生命争取关键机会。



      就医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体验,新大楼致力于打造一个温馨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宽敞明亮的就诊区域、清晰明了的指引标识、舒适私密的留观区与输液区,无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些细节将有助于缓解患者及家属在紧急情况下的焦虑情绪,让先进医疗技术在更温暖的环境中发挥更好效果。


      “急重症诊疗中心大楼的启用,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建荣表示,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核心项目,其不仅实现了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更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与服务品质整体提升的体现。以此为契机,医院将继续推进医疗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流程,为区域内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创建于1896年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是我省最早的医院之一,历经百年积淀与革新,现已成为闽中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该院通过深化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疑难重症救治能力与多学科协作水平显著提升。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