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河—光明港航线上的彩绘桥梁成为内河游新地标。记者 陈暖 摄
19日,记者从福州水务集团所属的福州市水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获悉,作为福州市“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与内河景观提升的重要举措,晋安河—光明港航线桥梁彩绘工程已全面完工,12座身披“彩衣”的桥梁,可让市民在移步换景间,完成一场与千年闽都的时空对话。
“走,我们的享福之旅即刻开启!”温泉公园晋安河游船码头内,一艘艘水上会客厅福船与游乐龙舟静待游客。之后,在悠悠碧水和鹭鸟的陪伴下,一场“船在画中游,人在景中走”的旅程正式开启。
“前方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座桥,六一斜桥。”顺着福船驾驶员的指引,一位骑白马的武将映入眼帘,这便是“内河人文艺术之旅”的首幅桥梁彩绘作品——王审知入闽。
沿晋安河前行,以晋安河八景之一“柳岸朝凤”为灵感,以琯尾街桥为载体而创作的彩绘作品,讲述“彩凤鸣翠柳,江山映日红”的昔日盛景。
光明港桥下,水城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龙舟竞渡的激昂场景,将福州的非遗活力渲染得淋漓尽致;白鹭、池鹭、夜鹭等随船共舞,把“水上福道”的生态之美尽情展现。
“彩绘工程围绕晋安河、光明港上的六一斜桥、琯尾街桥等12座桥梁展开。从桥梁主体到桥墩亲水段的延伸彩绘,以及2处过河管的美化,每一处都精心绘制。”市水务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彩绘工程以“百里水上福道,千年闽都画卷”为主题,深度融合福州历史文脉,12座桥梁分别串起王审知入闽、柳岸朝凤、乐游古迹、福新问渡、茉莉花文化、朱熹讲学、蔡襄治水、福州三宝、龙舟文化、温泉文化、百福图、水上朝贡等文化元素,让历史在现代的河面上流光溢彩。
与常规桥面彩绘不同,该项目的重点在于突破桥墩、桥底等亲水空间的细节处理。由于长期受水流冲刷、潮气侵蚀,部分桥底表面粗糙不平。施工团队采用“水上绣工”模式——在河面上搭建稳定的水上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在平台上开展“绣花”般精准操作。
“任何细微的凹凸在强光下都会形成阴影,我们必须追求平整度,才能保证最终的艺术效果。”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这片高质量的“画布”上,艺术家集中进行了桥底彩绘,描绘福州的历史故事、山水风情,铺展成动态的、连续的艺术新卷。
光影是夜晚的魔术师。为实现最佳的夜间观赏效果,项目还同步实施了专业的灯光布设。面对每座桥梁周边环境各异、接电困难的挑战,项目组与多部门紧密协调,为每一座桥量身定制了安全、经济且美观的供电方案。
日间,可欣赏桥下流动的历史画卷;夜间,能体验“水光画影”的梦幻场景……“串点成线”的桥底艺术长廊正化身福州文旅新名片,让市民在泛舟途中,感受“一步一景”的闽都韵味。
记者了解到,为让更多市民游客体验“水上福道”的魅力,12月1日至12月31日,福州将推出“半价畅游水上福道”主题惠民活动。活动期间,游客购买晋安河航线或水上朝贡航线船票,可享受五折优惠(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想要畅游“艺术长廊”的市民游客,可前往温泉公园码头、龙舟渡码头、南公园码头登船,在工作日10时至21时、周末及节假日9时至21时的运营时间内,乘坐“福舟悠游”水上会客厅福船,体验“船在画中游,人在景中走”的诗意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桥梁彩绘工程完工的同时,沿线园区的整体环境与服务功能也得到系统升级。温泉公园内,休闲椅、标识标牌、木栈道、塑胶跑道等基础设施全面翻新,并增设爱心茶摊、手机充电桩、“温泉溪”亲水互动区等便民设施,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游园体验。
“12座披彩焕新的桥梁,就像是连接福州千年文脉与当代生活的诗意纽带。”市水务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不断挖掘内河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动内河旅游新发展,让“水要连、船能通,有故事可讲、有景可看”的福舟悠游体验赋予榕城更多幸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