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周宁县咸村镇富赖村,纵目望去,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氛围,村内街道笔直宽敞、两旁屋舍错落有致、绿化墙绘养眼。
“我们村子原来不叫‘富赖村’,而是叫‘苦赖村’。”谈起村庄的变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诗敏感慨万分。
过去的“富赖村”因地处偏远山区,村内野兽频繁出没破坏粮食,农业发展受阻,且基础设施简陋,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匮乏,村民生活质量低下,故原名为“苦赖村”。
从“苦”到“富”,一字之变的背后是一段党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1960年,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黄昌彬和民兵排长黄昌桂的带领下,全村齐心协力,兴修水利、驱除兽害、植树造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村民生活逐步改善。
村庄因此摘掉“苦”字帽,更名为“富赖”,并被周宁县委、县政府授予“红旗大队”称号,“农业学大寨,全县赶富赖”的口号传遍四方。
进入新世纪,富赖村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02年和2008年,村庄分批实施搬迁,并投入10余万元开展村庄景观提升工程。如今的富赖新村,远看是一幅和谐画卷,近观则处处可见匠心细节:曾经的边角地变身小巧景观,朴素的墙面因艺术墙绘而鲜活,雅致的路灯更为村庄注入了便捷与温度。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富赖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依托老村丰富的林业资源,与周宁国有林场开展“村场共建”,流转林地资源,规模化种植黄精、土豆、水稻等农作物60余亩。
同时,该村投入60余万元,联合碧岩、下坂、樟源、洋中、川中等周边村庄,共同打造集酒店、商超、市场于一体的农贸市场综合体,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振兴新路。
如今,富赖村的发展越来越红火,一个曾经闭塞落后的小山村从深山中走出,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