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9日讯(记者 林梓健 通讯员 付磊 刘云芳)11月16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委会第十六次年会暨海峡心血管病研讨会”在厦门闭幕。这场恰逢创办二十周年的学术盛会,吸引900余位海内外专家参会,其中港澳台及外籍专家近130位,以多维度学术交流推动两岸乃至东南亚心血管医学合作走向深化。
作为大会核心亮点,4天会议期间设置49个分论坛,涵盖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等亚专科及影像、基层防控等行业关切,同步聚焦心血管代谢、高血压RDN治疗等新兴方向,实现全链条学术覆盖。手术直播环节升级呈现20余台高难度示教手术,台北振兴医院与厦门主会场实时联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实现两岸技术无缝切磋,吸引超1.1万人次观看;“海峡同‘心’声直播间”推出8场专题直播,9191人次在线参与互动。
大会创新设立心血管健康产业研讨会,搭建“临床需求—工程技术—资本支持”对接平台,助力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心苗”学者病例大赛邀请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专家参与,展现中国心血管诊疗技术国际影响力。青年人才培养持续发力,GAP-CCBC病例大赛收到百余篇投稿,23个优秀病例脱颖而出,“姜必宁奖”则激励新生代投身学科建设与两岸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会紧扣“AI+医疗”趋势,探讨技术在临床诊疗、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路径,并开设医学科普圆桌会,聚焦短视频科普的潜力与边界。作为承办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创新驱动发展,其牵头研发的机器人辅助经导管心脏介入技术已实现全球首例跨国远程手术,相关成果近期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获高度关注。
自2005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该研讨会从百人规模成长为两岸医学交流标杆品牌。二十年间,大会始终以心血管学科为纽带,通过学术研讨、手术演示、青年培育等多元形式,深化两岸医学情谊,推动国产器械走向国际。未来,大会将以二十周年为新起点,秉持开放融合理念,依托厦门区位优势,持续助力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互通互融,为全球心血管健康事业注入“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