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领域,公平竞争的招投标环境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石。然而,个别企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规出借资质供他人挂靠投标,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埋下工程安全隐患。近日,清流县检察院通过一份精准有力的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对违规企业作出行政处罚,以法治力量守护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
办案深挖
揭开“借壳”投标利益链
故事要从一起串通投标案说起。2024年3月,肖某为了非法获取某机耕路硬化工程项目承建资格,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中标机会——他先是对当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邹某行贿“买标”,随后又以许诺好处的方式主动联系并挂靠了多家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参与投标。在一系列违规操作下,肖某最终如愿中标。正义从不缺席,肖某、邹某的罪行很快被司法机关查处,清流县检察院对两人依法提起公诉。因犯串通投标罪、受(行)贿罪,邹某、肖某分别于2024年11月26日、2025年4月30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案件的办理并未就此画上句号。细心的检察官在审查过程中敏锐地意识到,肖某能够顺利挂靠投标,背后是部分企业违规出借资质这一“病灶”在作祟。这些企业为了收取“挂靠费”,无视法律法规,将自身资质随意出借,成为了违法投标行为的“帮凶”,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行业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听证明责
精准锁定监管主体
“必须厘清监管主体,让违法企业承担法律责任!”为了准确界定对违规出借资质行为的监管主体,清流县检察院于2025年6月26日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行政机关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案件情况、法律依据及企业的违法事实,听证员们围绕监管职责展开了充分讨论。经过深入分析论证,听证员一致认为住建管理部门是对该类违法行为的适格监管主体,依法应当对违规出借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罚。
检察建议
推动行政处罚落地
有了明确的监管方向,清流县检察院迅速行动。2025年6月27日,清流县检察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规定,依法向住建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发出后,住建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对涉案企业展开调查核实。
同年10月23日,在确认企业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后,住建部门对违规出借资质的5家企业及其直接负责人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让违法者切实承担了法律责任。同时,住建部门以案促改,在全县建筑业协会以本案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和法治培训,有效促进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经营。
以案为鉴
筑牢招投标法治防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此次案件的成功办理,是清流县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清流县检察院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紧盯风险隐患,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与行政机关协同发力,共同营造公开透明、公平有序、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来源:清流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