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刑侦一线屡破大案的“尖刀”,到基层治理守土安民的“枫桥所长”,16载从警路,长汀县公安局河田派出所所长王滨始终以“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标尺,在优化营商环境、升级便民服务、深耕乡村治理中创新实干,用沉甸甸的实绩为辖区群众交出平安答卷。
11月14日,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滨,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因工作业绩出色,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嘉奖8次,获评全省公安刑侦系统网上作战能手等称号。

做企业发展“硬核”卫士
河田镇作为福建省“省定经济发达小镇”“长汀工业重镇”,随着晋江(长汀)工业园区发展,企业集聚、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治安保障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需求。对此,王滨创新推出“警企联动”工作机制,搭建24小时警企联系微信群,实时响应企业求助,实现警务服务“零距离”。
6月,园区接连发生电机盗窃案,涉案价值7万余元,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王滨牵头成立专班,通过现场勘查、视频追踪、走访摸排,迅速锁定4名犯罪嫌疑人,全数追回被盗电机。案件告破后,他并未止步,随即组织民警上门开展防盗培训、指导完善安防设施,将“打击”与“防范”紧密结合。
此外,针对企业外来员工多的实际需求,王滨推出“上门办证”服务,2023年以来累计为员工办理居住证200余张,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难题32件。“既要守住企业安全底线,更要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企业安心发展。”王滨的理念,成为派出所护航营商环境的行动指南。
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做好老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事。”这是王滨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年,他随长汀县公安局赴浙江、江苏及省内厦门、漳州等地考察,看到先进地区“就近办、一次办”的便民服务后,便下定决心:“要让河田及周边群众,不用跑县城也能办公安业务。”
王滨依托河田镇“长汀南部中心乡镇”的地理优势,牵头打造“一站式”公安综合服务窗口——整合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120项业务,开通龙岩市首个农村乡镇交警“车管业务”窗口,将驾管、车管权限直接下放至乡镇。10月2日,迳背村涂大爷攥着驾驶证,在窗口前手足无措——他想报废家中老旧摩托车,却不知从何下手。王滨见状立即上前,先引导老人坐下喝茶,再逐页核对材料,随后带着他到专属窗口办理,还在回执单上用红笔圈出报废公司电话:“大爷,隔天就有人上门收车,没人联系您就打我电话。”细致的服务,让老人连声道谢:“有你们在,咱老百姓办事心里踏实!”
2024年5月窗口运行至今,已办理各类业务4.6万余笔,业务量居全市7个试点综合窗口首位,其中户政业务2.6万笔、交管业务近2万笔、出入境业务720余笔。

“田埂警务”守好农耕平安
河田镇5.5万亩耕地既是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滨将警务服务阵地前移至农耕一线,创新推行“田埂警务”模式,构建三级矛盾调解机制——驻村辅警现场化解简单纠纷、包片民警牵头调解一般纠纷、复杂纠纷则联合土地所、司法所、村干部及老党员协同处置,以精准举措守护乡村安宁与农业生产。

今年4月,春耕关键期,露湖村两名村民因农田用水争执不下。王滨赶赴现场后,实地核查水渠情况,提出“分时用水”方案,将每日划分为3个时段轮流灌溉,并组织村民清理水渠提升输水效率。经过3个多小时调解,双方握手言和,纷纷称赞:“多亏王所长,没耽误播种!”
此外,秋收时节,青壮年集中田间劳作导致村庄防控薄弱。王滨及时调整巡逻策略,划分管控网格、设定常态化巡逻线路,白天重点巡查农资仓库、灌溉泵房等关键部位,夜间强化村居巷道防控,实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常态化防控格局。今年以来,辖区涉农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5%,村民李大哥的心声颇具代表性:“以前农忙怕丢东西,现在有警察巡逻,我们干活更安心了。”
“我会努力把‘枫桥经验’做实做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王滨的表态,既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履职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