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晋江市英林镇草马路拐进马山水库的瞬间,崭新的景致让人眼前一亮:平整的硬化道路顺着水库四周延伸,规范醒目的安全标识清晰可见,整齐排列的绿化树迎风挺立。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乱石裸露、沟壑纵横的废弃矿山。
修复前局部
这一变化,源于晋江市对大觉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的持续修复。经过近一年的系统治理,场地平整以及道路、挡墙、护栏、绿化和养护等工程均已完工。从空中俯瞰,大觉山片区废弃矿山已裹上“绿装”,矿区变景区,旧貌换新颜。
修复后局部
据悉,大觉山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是省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项目,位于英林镇英山村、马山村,总面积790.95亩,其中涉及历史遗留废弃图斑33处,面积317.03亩,项目总投资2821万元。
全景图
“项目以英山生态公园为基础,结合区域内的马山水库,将周边未修复的废弃矿山集中连片开展综合整治。”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地矿科有关负责人介绍,大觉山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注重整体设计、综合施策,力求打造“矿山生态公园+林地储备+文旅产业”的矿山修复项目。为此,该项目先通过坡面清理、场地平整、铺设养护道路,以及砌筑挡土墙,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再覆种植土、修截(排)水沟,改善水土环境以适配植被生长;最后筛选适地植物补播补植,并开展抚育、杂草(灌)清除及后期监测,加快生态系统修复。在“三步走”工程环环相扣之下,矿山拥有了全方位“生态防护网”。如今,马山村至陈山村英山生态公园的养护步道也已完工。
“大觉山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改变了过去单纯回填石窟的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模式,是晋江推动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晋江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并通过泉州市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