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2025“海峡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创客走进厦门创新创业园
2025-11-18 13:01 海峡导报

11月18日,厦门创新创业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2025“海峡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20多个优质项目团队。来自台湾的半导体研发工程师、天津的人工智能企业CEO等青年创客们齐聚一堂,共同探寻“从赛场到市场”的发展机遇。


▲青年创客与园区、资本现场洽谈。

作为本次大赛的重要配套活动,对接会以“以赛促创、以园育企”为目标,聚焦海内外青年创业项目的落地需求,通过“园区实地考察+政策精准解读+项目路演展示+产业深度参访”的多元形式,为参赛团队提供从空间载体、政策支持到产业对接的全链条服务,全力打通“赛事选拔—园区孵化—产业转化”闭环,助力优质项目在厦门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厦门工作部承办。  

政策服务“面对面”助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对接会上,创新创业园企业服务部人才专员李兆明为青年创客们详细解读了厦门市的人才政策,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厦门创新创业园常年举办留学人才厦门行、海外创业大赛等活动,以赛引才、以会引才。”李兆明表示,园区针对生物医药、物联网、新材料、半导体等不同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对接机制,特别是依托厦门市“双百计划”和留学人员政策,全力推动项目人才落地厦门。

青年创客们还参观了创业园综合展厅和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展厅。从孵化器、专业产业园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直观感受厦门创新创业园为企业提供的全方位成长环境。“我们的项目处在半导体产业最上游环节,能够大幅降低氮化镓制备成本。”来自台湾的李俊谕工程师表示,他的团队专注于类熔体法多孔氮化镓晶体生长技术,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关键材料。但他也坦言,纯科研团队在技术推广上存在难点,“在资金、场地、运营等薄弱环节,我们特别需要园区的帮助”。

厦门创新创业园构建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正好解决了这类痛点。园区不仅提供空间载体,更提供从创业辅导、政策对接、金融支持到产业对接的一站式服务,让初创企业可以专心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从展厅到车间“沉浸”体验促进产创融合

对接会特别安排了产业深度参访环节,人才项目团队前往同翔高新城,实地走访了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昇捷丰标识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切身感受厦门优越的营商环境。“活动安排得非常周到,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参观产业园、了解人才政策、对接产业上下游资源,对福建和厦门有更深入的了解。”天津市浮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宋畅表示。这家人工智能算法公司,主要专注于智能船舶、大语言模型和工业视觉领域。宋畅透露,公司已完全实现船舶自主航行技术的落地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福建是海洋大省,我们正致力于在福建实现后续发展。”宋畅说。

构建人才生态让创新“种子”在厦生根

作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扶持的科技创新创业集群,近年来,厦门创新创业园凭借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区、国际人才科创园等平台优势,聚焦产业人才、海外留学人才、青年创业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引育留”一体化人才发展生态。

引才方面,园区坚持“以赛搭台、以会聚智”的柔性引才模式,打造“鹭创未来”海外创业大赛、留学人才厦门行等品牌活动,形成“赛会选拔—园区孵化—成果转化”的人才赛事孵化机制。

育才方面,园区获评“国际人才科创园(示范)建设试点单位”,与湖里区共同打造“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区”,持续建设石墨烯新材料、物联网国家专业孵化器,为人才提供落地空间保障与平台支撑。

在留才方面,园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园孵化器基金,联合银行打造专项金融产品,覆盖人才项目全周期资金需求,并积极为人才提供包括创业辅导、子女教育等各类服务。

截至目前,园区已培育福建省“百人计划”人才55位、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195位;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超千人,孵化海外人才项目近800个,其中青年创业人才占比超半数。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