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闲置场地“微改造”!复古街坊成网红打卡地
2025-11-18 10:04 泉州通客户端

老式电视机、二八大杠自行车、竹编桌椅错落有致,复古路牌与怀旧小卖部相映成趣……在鲤城区新华南路旁,金山社区通过“微改造”打造的金山街坊正式亮相,试营业期间,这里凭借满满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氛围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晋网红地标。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谢珊婷 文图

复古路牌布景,引来不少人拍照留念。

回应居民需求 闲置场地焕新颜

这片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空间,前身是泉州海关检验检疫局的闲置办公场地,主体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考虑到金山社区及周边3公里内居住区密集,居民对休闲空间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迫切,今年3月,社区启动改造项目,旨在将闲置资源盘活为充满温情与集体记忆的公共文化生活场所。

场景布置充满怀旧质感

“社区内遍布老式居民楼,居民家中也留存着大量老物件,复古风改造能更好地融入本土环境,唤醒大家的共同记忆。”项目负责人上官志鹏介绍,此次改造全程深度还原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貌,涵盖街坊茶馆、烟火金山、邻里时光点、非遗π空间等多个特色区域,从元素设计到场景布置都充满怀旧质感。同时,项目创新采用“半社区+半商业”的复合运营模式,实现社区功能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

竹桌竹凳整齐排列

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开阔的广场上,数十张竹桌竹凳整齐排列,市民游客围坐品茶,品尝从“绿皮中巴车”造型餐车中端出来的古早味美食。榕树下,孩子们追逐打闹,笑声阵阵;竹编摇椅上,居民闲话家常;复古路牌和小卖部等布景前,不少人忙着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间。室内空间同样精心规划,一楼、二楼被打造为茶馆和复古主题区域,三楼则被改造为多功能教室,定期开展非遗手工课等特色活动,实现了空间的高效复合利用。

场景圈粉无数 文化服务点亮街坊生活

“这里太有特色了,复古氛围十足,我专程来打卡。”特意前来的傅女士赞不绝口。家住附近的林阿姨也在此享受着惬意时光:“我经常带着孙子来这里,在摇椅上躺着特别舒服,再也不用愁没地方遛娃了。”

除了硬件设施升级外,社区还通过丰富的活动让空间“活”起来。试营业期间,不仅放映露天电影,还展演提线木偶、火鼎公婆等非遗项目。今年重阳节时,社区还组织居民在此相聚,大家观看表演、泡茶聊天,在怀旧氛围中共度佳节。此外,社区依托空间同步运营“党建+”邻里中心、“厝边冇谈”室与公益书屋,让文化服务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怀旧的“绿皮中巴车”造型餐车

“改造不仅是盘活闲置空间,更希望能为老旧社区注入持久活力。”金山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场景体验,计划增设LED屏幕与特色装置,引入更多元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在金山街坊感受浓郁烟火气,触摸泉州文化底蕴,体验社区邻里温情。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