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简称nAMD)是老年人群不可逆失明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元凶”之一,因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速,被称为老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很多老年人初期可能仅察觉“中心视野有淡淡的黑影”“看直线变弯曲(如门框、栏杆倾斜)”或“阅读时字越看越模糊”,这些信号常被误认为“老眼昏花”而忽视,殊不知病情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快速恶化——一旦黄斑区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视力下降便难以挽回。
临床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或家族病史的老年人患病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眼底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是守护视力的重要前提。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教授介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不可逆失明和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老年视力的‘隐形杀手’。该病的根源是负责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的黄斑区长出异常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非常脆弱,极易渗漏、出血,从而破坏黄斑区正常结构,导致患者出现急剧下降、视物扭曲变形,甚至在短期内丧失视力,严重影响阅读、驾驶、识别人脸等日常生活。”专家提醒,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进展可能非常迅速,若不及时进行规范治疗,视力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对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而言,“首诊”是遏制病情的关键起点——首诊时通过眼底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血管造影等规范检查,医生能全面评估黄斑区病变程度;而首诊时确定的首方治疗方案,更是直接影响后续治疗依从性与视力保护效果。临床中,不少老年患者因治疗周期长、注射频次高,常出现“治疗一段时间后自行停药”的情况,进而导致病情反复,这也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厦门科宏眼科医院傅智合主任
近日,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创新药物艾力雅®(阿柏西普)8mg,已正式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科宏眼科医院和厦门弘爱医院等三家医院进入临床使用,为患者实现“长效治疗、轻松坚持”提供了新选择。厦门科宏眼科医院傅智合教授认为,“阿柏西普8mg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显著延长注射间隔,在完成初始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的负荷注射后,根据医生对患者视力和/或解剖学结果的判断,治疗间隔可延长至每4个月一次,全年注射次数可大幅减少。注射频次的减少,直接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庭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医疗开支,从而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这种长效治疗模式,恰好契合了首诊时对“提升患者长期依从性”的治疗目标,让老年患者无需再为频繁就医发愁。
厦门弘爱医院皮敏石教授表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病的治疗贵在坚持和规范。阿柏西普8mg将助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模式的升级,由‘频繁控制’到‘长效管理’,通过减少注射频次破解患者依从性差的临床难题,让更多老年患者能够更轻松地坚持治疗,这对于提升老年人群眼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意味着,首诊时选择合适的长效治疗方案,能让患者更好地落实规范治疗——5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视力异常,应第一时间到正规眼科医院首诊检查;已确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更需重视首方治疗的连贯性,切勿因“怕麻烦”中断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剩余视力,维持正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