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我们自己背着样品满世界找客户,现在政府搭台、协会组织,我们抱团出海,底气更足、订单更稳!”刚从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参展归来的安溪佳福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道出了众多安溪外贸企业的心声。
这份获得感背后,是安溪县内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今年1—9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7.88亿元;进出口总额22.0亿元,其中进口额同比激增80.16%;网络零售额149.7亿元,同比增长6.3%。这三组数据如同三棱镜,折射出安溪从“山城茶乡”向“国际商港”的蜕变。
安溪县委书记、安溪县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指挥长吴毓舟表示,下一步,安溪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安品出海、消费提质”行动,推动内外贸双向发力、协同升级,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主体聚力。深化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持续建强茶业、藤铁、光电三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动态跟踪重点目标企业,进一步扩大商贸市场主体规模。打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组合拳”,培育壮大国有外贸公司、跨境电商企业等市场主体,推动外贸企业向下扎根、茁壮成长。二是坚持平台助力。提质升级外贸集聚区、跨境电商集聚区,推动Wayfair孵化基地、俄罗斯Wildberries平台落地运营,深化与TEMU等海外头部电商合作,做强中国百茶供应链中心、安溪优品义乌展示中心,构建“境内境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出海平台矩阵。依托“数字茶业”云平台,推进出口茶叶“大基地”网格化管理,建立动态数据库,打通茶叶从种植到出口的全链条服务通道。三是坚持渠道发力。立足藤铁家居、茶叶等特色产业带,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模式,鼓励企业抱团参加国际展会、布局海外服务点,开拓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持续放大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常态化举办电商对接会、出口产品推介会等特色活动,深化打造“茶瓷香伴”“溪有好物”等消费IP,进一步紧跟消费需求、提质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激活消费潜力。
提质增效·泉州县域内外贸发展速递
外贸破局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在安溪县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的展厅里,原创设计的《原野蘑菇》花园家具正在TEMU平台创下日销百件的纪录。“过去依靠代工利润微薄,如今我们的自有品牌带来了数倍于以往的价值。”企业负责人指着产品标签上的“Design in Anxi”自豪地说。这种从“代工贴牌”到“品牌出海”的涅槃,正是安溪外贸转型升级的缩影。

藤云工艺园打造藤铁家居工艺现代专业园区,推动尚卿乡手工作坊入园集聚,助推藤铁产业发展。(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通过构建“设计—制造—渠道”全链条赋能体系,前端整合10余家生产企业资源,中端对接深圳跨境电商协会,后端依托“新溪望”海外仓网络,2025年安溪藤铁家居工艺企业通过跨境平台新增出口额超2亿元,实现了从“中国藤铁工艺之都”向“世界藤铁家居供应链中心”的华丽转身。
沿着外贸升级的轨迹,安溪企业征战全球市场的脚步愈发坚定。在巴西圣保罗国际家庭用品礼品展上,安溪藤铁工艺品同样大放异彩。聚丰工艺等6家企业带去的产品,以其独特造型与精湛工艺吸引众多客商,开展商务洽谈40场,实现现场成交26万美元,意向订单350万美元。在香港国际茶叶展上,7家安溪铁观音茶企联合设展,清雅兰花香吸引超2000人次品茗,现场成交额超百万美元,意向订单逾400万美元。

安溪新唐信家俱有限公司展厅内设计新颖的藤铁家具(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这些精彩亮相的背后,是安溪系统化的“出海”布局。“我们锚定‘百茶贸易之都’‘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定位,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推动‘安品出海’提质增效。”安溪县副县长、安溪县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谢建新表示。
谢建新介绍道,一方面,安溪建立“政府带队+商协会组织+企业参与”联动机制,组织上百家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英国伯明翰家具展、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等30余场国际展会,促成意向订单超2000万美元。另一方面,安溪精准引进俄罗斯Wildberries(野莓)、Wayfair等国际电商平台,落地阿里巴巴国际站及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理论+实操”培训200余场,助力60家企业破零出单。2025年以来,安溪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力度,累计引育外贸企业25家,新增1家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外贸企业,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筑牢根基。
内贸焕新
消费提质激发内需活力
“外贸扬帆出海的同时,内贸消费场景也在经历深刻变革。国庆期间的中国茶都广场,一场“木兰茶席”非遗展演吸引游客驻足。“这杯茶喝出了千年古韵!”上海游客李女士感叹。
“品秋香 安溪斗茶乐翻天”2025年泉州茶文旅消费季活动(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茶文旅融合开辟出全新的消费场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在中国茶都广场举办的“品秋香安溪斗茶乐翻天”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安溪茶文旅接待游客超58万人次,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3.2%,跻身全国茶旅热门目的地TOP10,五大产茶乡镇在前五日的销售额已达1.45亿元,相关活动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的播放量近20亿人次。这种从“茶叶集市”到“茶文旅综合体”的蝶变,源于“全域茶旅”战略的深入实施——溪禾山文化园推出制茶体验工坊,湖头古镇打造“李光地文化宴”,虎邱镇开发“金桂飘香宴”,形成“春采茶、夏观星、秋斗茶、冬温泉”的全季消费场景,让传统的茶叶交易升级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国潮泉州·茶瓷香伴——安溪永春德化产业融合活动”发布会(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在消费场景创新之外,“美食经济”与“以旧换新”共同奏响了内贸提质增效的双重奏。在万米高空的厦航航班上,旅客品尝着用官桥豆干制作的航空餐点,这是安溪与厦门航空联手实现的“美食飞天”。通过挖掘“一叶五金五银”等特色有机食材,安溪精选108道地方菜升级“相府家宴”菜单,评选50家“安溪美食馆”,推动官桥豆干、龙门茭白等特色美食走进厦航空厨,完成“从田间到客舱”的跨越。
“安溪双遗·香约柏林”产业推介会(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与此同时,“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席卷安溪城乡。谢建新介绍道:“我们聚焦内需潜力释放,扎实推进社会消费提升攻坚,2025年1—9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7.88亿元。通过开展‘以旧换新’专项活动,覆盖家电、家装、汽车等多领域,累计拉动消费超3亿元。推动‘线上引流、线下体验’融合发展,实现内贸消费提质扩容。”
内贸创新的深层动力,还来自区域协同的深入推进和电商模式的持续进化。“这款茶瓷香三件套,茶是安溪铁观音,瓷是德化白瓷,香是永春篾香。”在直播间里,主播正向网友展示“茶瓷香伴”产品。今年,安溪联合永春、德化成立产业融合专班,推动三地产业链互补、品牌共建与市场共拓。线上举办的溯源直播季活动,带动农产品网销额突破40亿元。
此外,安溪优品义乌展示中心已吸引21家企业入驻,通过“义安联动”机制将“安溪好物”销往全国。安溪通过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跨区联动”闭环,让地方特产从区域名片升级为国民商品,成效显而易见:1—9月,安溪限额以上零售额169.89亿元,增长4.2%;“双11”网购节零售额44.2亿元,同比增长14.5%。内贸创新正为安溪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政策护航
从“精准滴灌”到“生态培育”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精准的政策赋能与创新的体制机制。“出口退税周期能否缩短?”“跨境电商人才哪里找?”这些企业诉求通过安溪“一部三办三局”周调度机制得到快速响应:坚持每周滚动式调度,确保堵点问题及时解决、业务对接高效顺畅。今年以来,该机制已组织开展37次调度会,协调推进存在堵点难点的项目74个,确保事事有回应。
安溪茶科网产业园区(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谢建新介绍:“安溪坚持政策赋能、机制提效、服务暖心三位一体,为内外贸发展筑牢保障屏障。政策层面,出台《安溪县稳外贸稳外资若干措施》《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以来累计兑现各级奖补资金超8000万元,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机制层面,成立内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建立‘问题收集—小组领办—分级推进—跟踪问效’闭环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同时,创新推出‘外贸贷’‘电力贷’等专项产品,通过设立风险补偿金池、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累计为83家企业发放低息贷款3.2亿元,坚决杜绝抽贷断贷,为企业拓展市场、稳定订单、转型升级注入金融活水。”
安溪铁观音电商直播间(安溪县工信商局供图)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安溪通过系统化培育构建起支撑未来的人才矩阵。7月,安溪举办亚马逊茶叶专场培训会,邀请专家围绕平台运营、品牌建设及合规出海等维度开展实务指导,助力企业精准触达国际市场;在安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的AI实操公益培训会上,30余家企业代表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了AI选品、精准营销等技能。会后,泉州星辉家具等企业借助所学成功开通亚马逊店铺,进军美国市场;润田制造等企业则运用AI优化阿里国际站店铺,有效提升了产品曝光度与网站流量。
从藤铁工艺扬帆欧美到铁观音香飘云端,从“以旧换新”激活内需到“茶瓷香伴”跨界融合,安溪以“链全球、通四海”的开放姿态,为内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着独具特色的“安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