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上的沉浸式普法直播到校园里的面对面普法课堂,从海边码头的“摆摊”式普法到零售户店中的拉家常讲解,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厦门市思明区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思明烟草)创新普法载体、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内修素养、外扩覆盖、精耕服务等多元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普法活动,实现法治意识与市场秩序的双向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普法答卷。
创新载体 线上普法“破圈”传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以及电子烟,尤其需要警惕奶茶杯、可乐杯等调味电子烟……”去年,思明烟草和思明检察院联合拍摄制作的关注未成年成长的普法短视频《好一点?远一点!》,一播出就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出圈。
近年来,思明烟草打破传统普法局限,主动融入新媒体发展“视频化”大趋势,持续在更加丰富多元的普法形式和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上发力,将宣教式的普法转变为情景式的演绎,以更通俗、更生动、更接地气的形式,让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更加入脑入心。打造一系列生动鲜活的线上宣传平台和宣传载体,如拍摄《小郑说“证”》系列普法短视频,以生活化小故事解读法律条款,让枯燥条文变得通俗易懂。
线上直播也是向零售户和消费者宣传法律知识的热门平台之一。近年来,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月民法典宣传月、“6·29”《烟草专卖法》颁布纪念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思明烟草举行了一场场生动的线上直播普法活动。直播间里,思明烟草工作人员化身主播,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许可证监管、涉烟违法举报等热点,以案释法并实时与粉丝互动答疑,用接地气的语言传授法律知识。

思明烟草开展“6·29”《烟草专卖法》专题普法直播
同时,运用企业微信构建全生命周期客户分类管理体系,针对新户、成长期、成熟期及隐退期客户精准推送普法倡导书与宣传视频,实现“点对点”精准普法,引导他们诚信守法经营,树立良好的经营意识和店铺口碑。网络竞答、线上专题专栏等形式的加入,让普法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
深耕线下 普法服务“走心”落地
“花花绿绿、那么多口味的电子烟对身体也有危害吗?”“有什么好办法让爷爷和爸爸少抽烟呢?”在厦门市教科院附属小学,一堂特殊的“普法”课正在开讲。思明烟草工作人员将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如何拒绝第一支烟等方面内容带进了课堂。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提出问题,工作人员耐心细致解答。与此同时,加强多部门联动,汇聚监管和宣传合力,持续做好校园周边市场监管工作,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这样的普法场景,在思明烟草的日常工作中比比皆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思明烟草已构建起“多场景、广覆盖、强联动”的线下普法网络。深入推进“普法进校园”活动,向学生讲解“烟卡”“电子烟”的危害,引导青少年远离卷烟、电子烟,撑起无“烟”蓝天。
同时,联合市场监督、公安、城管等部门,在文化公园、码头岙口等场所设立宣传点,发放打假打私资料、展示假烟样品,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与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及海上从业人员对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预防海上走私卷烟违法犯罪行为。

思明烟草联合思明海警工作站开展打击海上走私卷烟普法宣传
与海丝中央法务区检察服务中心、检察机关等单位开展共建交流,围绕涉烟刑事案件取证、法律适用等主题进行座谈研讨,提升执法规范性与普法专业性。针对零售户群体开展“面对面”走访宣讲,解答许可证办理、规范经营等疑问,让守法经营理念扎根市场主体。
延伸触角 法治精神浸润民心
“我昨天通过12313反映我在厦门疑似买到假烟,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认真受理我的反馈,耐心细致处理完我的反映,并教授了我很多辨别真假烟的知识,非常感谢他的帮助,也为他这样的工作态度点赞……每一位认真工作的人都值得我们致敬。”今年2月,全国12313移动处置平台接到一位消费者的电话,消费者口中姓张的工作人员正是思明烟草行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张炜。
思明烟草行政服务大厅将普法触角向工作的每个角落延伸,将普法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千方百计抓实工作,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感受到浓浓的温情。
以润物无声的普法实践,让法治精神持续浸润人心。下一步,思明烟草将持续巩固普法成果,深化普法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探索普法新模式、新路径,为法治化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