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十四五”以来,平潭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实打实的政策举措、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持续书写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业有所兴、弱有所扶的时代答卷。
教育提质育新苗
夜幕下的平潭一中棒球训练场灯火通明,学校棒球特长班的学子们挥棒、跑垒、传接,一系列动作娴熟流畅,常规训练已成为他们每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高二学生林志邦正是这一特色教育模式的受益者。去年,通过专项政策选拔,林志邦顺利考入平潭一中棒球特长班。“贯通式培养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逐梦之窗,既让我能坚守对棒球的热爱,又铺就了清晰稳定的升学之路。棒球教会我的不仅是竞技技巧,更有逆境中永不言弃的品格。”林志邦坦言,特长班的学习绝非坦途,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磨砺了他的毅力。
平潭一中棒球队教练辛志远介绍,学校依托完整办学体系,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贯通”培养模式。在教学训练中,学校坚持基础统一、训练分层、目标分流的科学策略,先让全体队员筑牢统一战术理念,再根据技术水平精准细分训练强度、提供个性化指导;同时针对升学导向与竞技导向的不同学子,量身定制差异化发展路径。
“我们已形成清晰的培养升级规划:在全区5所学校开设棒垒球、击剑、水上运动等体育特长班,面向全区选拔优秀学子,实现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的全链条贯通培养;同时积极对接职业俱乐部、省级青训中心,引入优质资源搭建更高水平竞技平台,真正实现学业与体育运动双向精进。”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基础教育处工作人员表示,5年来累计培养228名体育人才,在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软式棒垒球联赛等全国性赛事中斩获佳绩,这正是实验区优化教育供给、推动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十四五”以来,平潭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学校38所,新增学位13205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达70.8%、95.1%,较2020年提升21.26%、7.15%,超过省定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实现全覆盖,位居全省前列;启动综合高中办学改革试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5%,全省率先实现普职比8∶2。
医疗保障护安康
眼下,实验区中医院北院区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室内装修有序推进,部分楼层已完成床铺、衣柜等设施组装,预计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北院区规划设置床位200张,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康养服务。
“北院区的核心定位是康复与养老,我们已构建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医疗团队。”实验区中医院副院长林孝立介绍,团队成员均经过“5年高校深造+3年规范化培训”的系统培育,掌握前沿康养知识与技能;师资队伍汇聚各地名医,核心技术人员已能独当一面。“我们还积极引进台湾地区优秀康复人才、中医人才,以及养老护工、护士、义工等领域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服务经验;同时深化与全国各地高校合作,共建教学基地与学生实践基地,实现教学相长、双向提升,相关计划已在稳步推进中。”林孝立说。
从人才培育到资源引进,从理念创新到平台共建,实验区以硬件升级与软件提质并举,持续夯实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根基。数据显示,五年来,平潭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完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二期建设、中医院改扩建、急救中心提升改造、基层医疗机构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深化合作,引入省级重点专科4个、顶尖专家团队2个,落地名医工作室26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4项;落地药品集采21批868种、耗材集采20批41类,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0%,耗材价格平均降幅67%,有效减轻患者负担;组建115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重点人群签约率81.93%,较2020年提高2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成效位居全省前列,织密群众健康保障网。
多维举措惠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近期举办的实验区2025年创业导师巡诊帮扶活动中,16个优质创业项目获得精准资源对接与实地辅导。创业导师们深入企业一线,详细了解产品研发、生产流程、市场销售、团队管理等实际情况,围绕行业发展趋势、上下游资源匹配、政策红利申领、技术创新方向等关键议题,与创业者深度研讨、精准支招,为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这样的帮扶机会十分难得,导师的建议中肯实用,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宝贵思路。”参与活动的创业者纷纷点赞。
“十四五”以来,实验区城镇新增就业13049人,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控制在5.5%以内;全区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至219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250元/月,较2020年分别增长27.6%、31.57%;创新推行“一刻钟一站式”治欠响应机制,全链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就业更有质量、增收更有保障。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稳定器。“十四五”以来,实验区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优质普惠发展,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46万人、20.12万人,较2020年增长128%、1.5%,社保覆盖面与保障水平同步提升。在兜底保障方面,7594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享受基本生活救助,566名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纳入专项救助范围,城乡低保标准从人均8700元/年提高至10560元/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五年上调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全面实现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政策温度。
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同样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和设施达323个,养老床位数增至3186张,较2020年增长23.58%;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6.7%跃升至8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从1.4张提高至17张,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平潭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实际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幸福之花在岚岛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