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厦门翔安区侯亭渔歌·赶海公园
碧波映翠、茶韵飘香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
暨26季两岸茶王擂台赛专家审评启动仪式
及民安街道产城融合发展交流会
在此圆满落幕
来自海峡两岸的9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
千款茶样同台竞技
展开品质与匠心的巅峰对决

最终评选出两岸七大茶王
同时诞生
特别金奖28名
金奖44名、银奖52名、匠心奖157名

话不多说
一起来看看
获奖名单





























































本届赛事规模再创新高,共收到两岸20多个省份的千余款茶样,其中台湾茶样送样量创下历史纪录。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增“台湾原生种山茶专项”与“大陆台湾青心乌龙茶专项”,进一步丰富了两岸茶文化交流的内涵,为两岸茶人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切磋平台。
评审团队阵容强大,汇聚了两岸茶产业顶尖权威,有来自农业农村部、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福建农林大学等的资深专家参与,确保赛事公平、公正、公开。专家们严格遵循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大维度,对所有茶样进行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不放过任何一款优质好茶。


在专家审评启动仪式上,“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专家审评工作室”同步举行授牌仪式。该工作室落户翔安区民安街道山亭社区华侨古厝,将成为两岸茶人常态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既是茶产业永续发展与创新的基石,更是两岸茶人携手同行的生动见证。

据悉,本届茶文化季由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组委会、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联合主办,翔安区人民政府民安街道办事处、海峡导报社等联合承办专家审评环节。活动期间还联动开展企业党建、产业对接、台胞交流等系列配套活动,持续推动两岸茶产业资源互补、优势叠加,助力民安街道打造“朋友式”企业服务典范。

海峡两岸茶文化季已薪火相传多年,成为国台办立项的重点对台交流品牌。民安街道秉持“茶为媒,城为基,产为脉”理念,以“两岸一家亲”为指引,全力打造优质发展环境。在企业扶持上,不仅提供“一站式”审批、“保姆式”服务,还通过政策精准滴灌、人才引流保障等举措,吸引十余家新质生产力台企扎根、300余位台湾同胞创业,与3000余家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共筑主导产业;在文旅开发上,创新“国企+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将85亩废弃虾池改造为“侯亭渔歌”文旅项目,联动周边餐饮民宿打造消费闭环,计划通过特色天桥连接404万平方米的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依托5.3公里海上栈道,打造兼具生态价值与文旅魅力的“生态会客厅”。
海峡导报深耕两岸26载,以茶为媒,践行“传递两岸真情、沟通两岸民意”的初心,举办的两岸茶王赛已成为重点对台交流项目。26季赛事的坚守与深耕,是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诠释“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实践。
审评专家严格遵循“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五大维度,以专业公正的态度开展工作。赛事旨在树立好茶标杆、推动两岸茶业技术交流与创新,打通“赛场到市场”通道,助力“三茶”统筹下的产业协同发展,续写两岸情谊与产业发展新篇。
茶是两岸共同的记忆,26季赛事见证了3000余名台湾茶人跨海切磋、凝聚情谊。今年赛事包含台湾三地专项赛事及多元茶文化展示,审评恪守专业标准。赛事是两岸茶人共享技艺、共探趋势、推动产业融合的桥梁与窗口,愿以茶为媒,深化两岸茶文化传承创新与融合共兴。
此次茶王赛选送茶样品类丰富,这既体现了赛事特点,也彰显了福建茶产业特色鲜明、品类丰富的优势,整体品质表现较好,其中红茶印象深刻,品质出众且各有特色。两岸茶叶同根同源,因气候、土壤、市场定位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与优势,在制茶工艺、品种资源及人员交流方面存在广阔的合作借鉴空间,期望两岸茶产业交流合作能持续深化。
陈志雄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厦门茶叶学会会长
此次审评的清香铁观音、浓香铁观音整体品质良好,白芽奇兰参赛茶样最多。审评流程先淘汰有涩感、杂味的茶样,筛选出甘醇鲜爽的茶样进入后续环节,高效区分茶样品质。大陆与台湾专家审评虽有小差异,但均认同“香、清、甘、活”的茶为优质茶。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会长
茶王赛平台已坚持举办十几届,意义重大,既助力两岸茶产业、茶文化、茶产品在文化和技术层面的交流,也为大陆六大茶类不同产区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能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此次赛事组织严谨周到,征集的茶样数量多、代表性强且品质较好,通过专家评审优中选优,可促进茶叶品质、加工与栽培技术的提升,同时还能向大众宣传茶文化及饮茶的健康益处。
此次茶王赛增设的专项评比很有意义,能让两岸茶农互相交流学习,推动品质提升。首次在大陆亮相的台湾原生种山茶,树龄多在一两百年以上、风味独特,但制作难度大、外观欠佳且大陆茶友了解甚少,需借助茶王赛平台逐步推广。
此次负责审评台湾与大陆的青心乌龙,发现两岸茶样品质年年进步,台湾青心乌龙香气兼具优雅花香、甜香与果香,滋味甘醇、甘滑有韵味且回甘强劲;大陆青心乌龙则精益求精,香气带有发酵花香,滋味逐渐呈现鲜甜韵味。两岸茶王擂台赛意义重大,能为两岸茶企、茶农提供对接、学习与观摩的机会,推动茶产业融合,同时鼓励更多茶企及年轻茶农参与。
此次审评的台湾青心乌龙茶、台湾原生种山茶整体水准很高,希望两岸交流能日益增多。第一次来厦门参与赛事深感荣幸,对赛事公平、公正、公开的印象深刻。
此次审评的白芽奇兰和铁观音总体质量很好,其中浓香铁观音达到较高水准,且契合市场需求,未来可能成为茶叶消费的主流方向;此次赛事吸引了众多茶样参与,源于市场对相关茶类的喜爱与茶农的认可,获奖标准严苛,从众多茶样中筛选出的获奖茶都水准极高。
今年岩茶总体品质较往年有明显提升。面对品质相近的岩茶样,工艺的精致程度是区分关键,工艺更讲究、细节更到位的茶样将胜出。

近年来,民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同心益企”的工作理念,打造“朋友式”企业服务典范。
目前民安街道已成立16个党组织,覆盖20个协会及企业。组织书记沙龙等形式,引导企业将党建融入经营管理,开展年度“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议,以“红色动能”助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推动打造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形成“红耕绿耘,如意情深”的党建品牌以及“一耕二耘三如育”的党建工作法;开展丰富主题活动,如“民安产业兴·渔歌共飨情”台湾美食季暨产业链对接会、“‘益企’同行健步跑”等4场多元化主题活动,为辖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民安街道以“益企服务”,构筑惠企暖企的优质营商环境护航企业腾飞,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建立“需求收集-专项对接-跟踪回访”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努力解决企业困难;积极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产业链交流会,推动企业合作共赢,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与企业建立深厚的友谊,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提供帮助,确保线上沟通畅通无阻,线下见面频繁有效。向海尔森科技有限公司、顾信家居、力迪塑胶等企业宣传人才及商贸政策,详细解答了企业对政策的疑问;推行“益企服务”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企业座谈会、社企互访、党建活动等,深化政企互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泗海 “侯亭渔歌·赶海公园”项目负责人
我们对85亩废弃虾池实施系统性生态修复与功能重构,将其打造为集赶海体验、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实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的文旅转型,形成生态与民生价值共生共荣的实践样本;公园以“全时化赶海体验”为核心特色,通过科学设计与技术赋能构建不受潮汐限制的赶海区域,结合“湿地生态+渔歌文化”双核定位打造全时段休闲业态,同时整合区域资源推出“生态研学+赶海体验”套餐,既提升群众幸福感,又填补下潭尾片区消费娱乐空白、助力民安街道文旅融合;未来将持续优化品质与服务,丰富业态、完善设施,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兼具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标杆项目。

实至名归!
祝贺各位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