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3日讯(通讯员 黄晓阳 姚凯 秦芳芳/文 姚凯/图) 作为核心创效装置,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化工一部乙烯装置紧扣“提质增效”战略部署,锚定“安稳长满优”运行目标,持续优化运行模式,实现8号裂解炉运行周期首次突破120天,达到122天,较设计周期延长37天,为装置长周期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9月23日,针对4号裂解炉废锅出口温度快速上升的情况,古雷石化公司果断决策,提出调整运行策略,将处于运行末期的8号裂解炉转为加工轻裂解料,4号裂解炉调整为加工石脑油。9月25日,当班员工严格执行操作卡片,逐步调整进料组分比例并实时监控数据,实现原料无缝衔接且工艺波动为零。
为保证装置运行稳定,分部建立了精细化参数管控体系,将裂解深度严控在最优区间,既保障原料充分转化,又减少炉管积碳。针对裂解炉炉管结焦和废锅结焦情况,各班组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每班严密监测文丘里压力、废锅出口温度及炉管表面温度,防止炉管与废锅结焦及炉管表面温度超温,同时根据运行情况降低稀释比,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延长炉管运行周期。


此次裂解炉运行时长的突破,是化工一部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与深入践行“学练赛”融合培养机制的生动实践。分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员工技能竞赛和“金牌操作”比武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原料切换、参数优化等项目演练,锤炼精准操作与过硬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严格落实设备管理“五类抓早抓小”要求,加强裂解炉炉管、废锅等关键设备预防性维护,及时排查风险,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打下了坚实的设备保障基础。
裂解炉运行周期的延长,有效减少了非计划停工损失,提升了高附加值产品产出。下一步,化工一部将系统总结运行经验,固化标准化操作流程,积极探索不同原料组合的最优运行模式,以更高标准的管理与执行力,为公司减亏脱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