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福州
标题图
超甜!福州闽侯百亩高山红薯丰收啦
2025-11-13 08:26 智慧海都客户端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通讯员 林奥 文/图


11月的福州闽侯县廷坪乡西坑村,层层叠叠的梯田披上金红外衣,百亩“福薯604”在海拔750米的高山上迎来丰收。


田间地头,二十多位农民正忙着将破土而出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袋,一袋袋新鲜的红薯通过田间轨道运输车送往集中点,山野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正忙着将破土而出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袋


“今年亩产达4000到5000斤,170亩地预计能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福建省官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弥庆捧着刚出土的红薯介绍。高海拔带来的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好的地理优势,为高品质红薯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百亩“福薯604”在海拔750米的高山上迎来丰收


2022年,乡贤李弥庆创办的福建省官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闽侯县廷坪乡西坑村的耕地,通过统一改造管理,开启了红薯种植的新征程。“我们尝试过种植‘玛莎莉’品种,然而‘玛莎莉’适宜沙性土壤,而西坑村的土壤为黏性土,经过一番探索,最终改种‘福薯604’。”李弥庆告诉记者。


福薯604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机械作业受限,李弥庆坚持采用古法种植,但也因此带来了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为减轻人工负担、提高生产运输效率,李弥庆在田间修建了轨道运输车,让红薯的搬运更加轻松高效。


“收获的红薯主要通过南通蔬菜批发市场以及红薯加工厂这两个渠道进行售卖。”李弥庆说。红薯产业的发展,还为周边村庄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李弥庆介绍,平时田间一般有十几名工人劳作,农忙时节则增至二三十个人,一年可为周边居民增收30多万元。


站在梯田高处远眺,轨道运输车穿梭其间,与层叠田垄构成一幅现代山地农业图景。每年五月种下希望,十一月收获甜蜜。这一颗颗红薯,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也鼓起了村民的钱袋,正引领西坑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实前行,迈向更甜美的明天。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