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一下身份证,一分钟不到就打出社保费缴纳清单了!”近日,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社区的张秀芬在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为“十分钟城乡便民服务圈”点赞,“没想到邻里中心现在能办理这么多业务”。
儒林社区是永春县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蝶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春县不断推进邻里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功能越来越齐全,服务越来越便捷,邻里中心成为服务辖区群众、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阵地。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65岁的桃东社区居民吴振华走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立刻就被新设备吸引了。
“吴大爷,快来试试,这个多功能训练器能锻炼身体。”社区工作人员笑着迎上前,认真地讲解设备的使用事项。
“这是社区刚启动的‘健康银龄’活动,让老人们平时养成运动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社区党委书记郑振业介绍,“考虑到社区里的独居老人较多,我们通过举办运动、棋牌、书法等多样化文体活动,让老人们走出家门,交交新朋友”。
“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我一个人,现在有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再也不孤单啦!社区每年还给我们过集体生日呢。”社区老人郑桂芳高兴地说道。

桃城镇桃东社区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
社区是基层服务民生的第一线,桃城镇党委组织委员吴金添表示,桃东社区老年人群体占比高,老人舒心养老是家家户户最挂心的事。桃东社区探索养老新模式,通过引入禾康智慧养老等社会力量,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康养服务区、集医疗指导、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生活照料等功能于一体,满足老年人日常养老需求,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永春县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智慧养老平台,联动家庭医生提供远程诊疗服务,为1088位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和应急救援实现线上一键下单、24小时受理。同时依托长者食堂,坚持每月农历十五为当月出生的70岁以上老年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同步举行“老友茶话会”“银发牌友会”,组织健康义诊、爱心义剪、节日慰问等活动,惠及老年人5万多人。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以前周末,心总是悬着。孩子一个人在家,不是抱着电视就是粘着手机,让人操心。”永春县石鼓镇桃联社区居民王慧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如何让女儿过好周末,成了她的烦心事。
王慧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共性难题。孩子一放假,家长要么“啃老”,靠年迈的父母看管,要么报名市场上的辅导班,但高昂的费用又令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正是看到了这个民生痛点,今年来,永春县各“党建+”邻里中心依托近邻学堂全面推出公益性、互助性、普惠性的托管服务,服务内容除了基础的日间看护,还增加不少素质拓展类的活动。通过把托管班开到群众“家门口”,让需求强烈的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及新就业群体家庭多了一个“托娃”选择。
比如,蓬壶镇汤城村“党建+”邻里中心的周末托管班,每期招收50个孩子。翻开班级课程表,国学讲堂、非遗研学、趣味讲堂等内容不一而足。

蓬壶镇汤城村“党建+”邻里中心开办周末托管班
该中心活动负责人尤东辉介绍:“我们还积极引入消防、急救等专业力量,变枯燥说教为沉浸体验。孩子们在逼真的模拟火场中弯腰捂鼻、有序“逃生”,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包扎伤口、练习心肺复苏,通过趣味互动游戏牢记交通规则与防溺水知识。”
近年来,永春县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近邻学堂”71个,以“专业团队+标准体系”整合全县公益组织、党员教师以及假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力量,组建专业团队,设置学前幼儿、小学、中学3类不同年龄段的辅学服务班次,以答疑解惑为主,课业辅导、专题讲座、兴趣培养为辅,累计开展活动2000多场次,惠及学生2万多人,让邻里中心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的“温馨家园”。
从“事有所办”到“事好办成”
在石鼓镇卿园村“党建+”邻里中心里,村民在忙着办理医保、社保等相关业务。村干部则在手把手地教村民如何在智能设备上办理业务。
“以前申请低保,光是要填的表格,就有厚厚一本,跑了3个多月才能审核通过。如今只需带上身份证来到邻里中心,填写一张申请表和诚信承诺书,5个工作日内就能办好。”卿园村党总支书记黄剑平说。

石鼓镇卿园村“党建+”邻里中心开设代办服务窗口
改变来自公共服务的下沉。过去,事项办理权限没有下放到村里,村民们找到村干部了解完流程后,办事还得往镇里跑。如今,数十项公共服务下沉到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项业务,村民如果实在不方便外出,还可以享受帮办代办业务。
“群众需要什么服务,邻里中心就提供什么服务。”这是黄剑平常挂在嘴边的话,邻里中心服务的是全村村民,除了年轻人之外,还有许多年纪大的,他们不懂使用先进的电子设备、搞不清楚办事流程。这需要村干部提供贴心的服务,“把事情想到群众的心坎上”,帮助他们办理各种业务,才能让他们“不掉队”。
从“来回跑、多头找”到“少跑路、好办事”,办事效率的提升,换来的是群众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
近年来,永春县大力推动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围绕功能布局、事项进驻、服务流程、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重塑再造,增设帮代办窗口,配强375名“代办员”,通过提供预约服务、延伸上门服务、延长开放时间、扩展24小时服务区域,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功能,累计为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1万多人次,有效解决“办事无门、周末无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