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新政落地!事关泉州中小学体育
2025-11-12 11:08 泉州网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联合市体育局等五部门印发《泉州市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活动开展、保障机制、评价监督五大维度推出硬核举措,为中小学生运动时光“保驾护航”,让孩子们在操场收获健康与快乐。



课时“硬保障”

大课间不低于30分钟


“以前总担心体育课被其他科目挤占,现在明确要求保障运动时间,我们家长更放心了!”鲤城区家长陈女士的话,道出不少家长的心声。


《措施》对课时作出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需逐步实现每天1节体育课,未达标校须制定计划,确保“十五五”期间全域落实;高中每周体育课不少于4节,无体育课当天须安排45分钟以上锻炼,未来还将探索高中每天1节体育课。


泉州出台体育教学新政,中小学生迎来更有活力的运动时光。(南星中学 供图)


日常活动方面,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大课间不低于30分钟,可开展跳绳、趣味游戏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课间按15分钟改革执行,杜绝形式化。强调严禁挤占体育课,违规学校将依法处理,切实保障学生运动权益。


项目“花样多”

构建市、县、校三级竞赛


“以后体育课能学‘三大球’,还能学游泳,太有意思啦!”泉州市新隅小学学生小林的期待,源于丰富的课程规划。


速度与力量的比拼(南安一中 供图)


课程内容上,小学、初中将“三大球”纳入课程,高中至少开设两项“三大球”模块并量化考核;游泳项目将逐步普及进校园,倡导小学生暑期学游泳。结合地域特色,各地按“一县一品”开发校本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8课时,可能涵盖拍胸舞、攻炮城等闽南传统体育项目。


全力奔跑的健儿(泉州一中 供图)


教学模式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核心,推行分层教学:1—2年级重兴趣、3—9年级重多样、高中重专项,还将实施大单元教学和选项走班制。赛事体系方面,泉州市构建了市、县、校三级竞赛:市级每年办单项赛事,县级建区域特色赛事,学校每学年办田径运动会和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结果关联班主任绩效)。班级赛事,小学每班每年不少于3场、初中2场、高中1场。省级体育传统特色校若连续2年不参赛,将被取消资格。


保障“全方位”

将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


《措施》明确,师资建设上,泉州加大体育教师招聘力度,探索兼职教师制度;省级及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自评定结果公布后3年内,必须新增1个及以上编制用于专职教练员岗位,招聘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退役运动员,还将逐步设体能教练岗。同时,每年开展体育教师全员培训,保障教师待遇,服装费每人每学年不低于500元,职称评聘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场馆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改造现有场地,鼓励学校建智慧体育场馆,探索校际、校社场馆共享;盘活闲置场馆,浪费资源的学校将被追责,还将推动闲置学校转型为青少年运动中心。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鼓励社会资助。安全管理上,安全教育纳入体育课程,定期排查器材隐患,鼓励为参赛学生购意外险。评价机制引入“体育+科技”,推广AI体测系统,为学生建“一生一档”;监督上,将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严查“阴阳课表”,违规学校通报问责。


泉州此次政策覆盖学生体育全流程,随着落地实施,中小学生将迎来更充实、安全的运动时光,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