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承全会精神 担交通使命 绘就漳州“十五五”综合交通强国建设滨海答卷
2025-11-12 17:14 漳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交通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漳州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闽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前沿阵地,漳州交通运输“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立足战略全局、紧扣地方实际,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服务,铺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交通强国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凸显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擘画推动了福宁高速、厦门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形成了“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奋斗精神,为福建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会议精神,将进一步指导福建交通发展,将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增进民生福祉紧密结合,为漳州交通“十五五”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从国家战略维度看,漳州地处“一带一路”海丝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十五五”交通规划必须主动融入全国交通网络,强化国际通道衔接、区域枢纽联动,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漳州作为。从区域发展维度看,福建正加快构建“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空间格局,漳州需立足“山海格局”,破解沿海与山区交通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交通一体化促进产业协同、城乡融合,助力厦漳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从民生需求维度看,随着人民群众出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十五五”交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让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

结合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对照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目标,“十五五”期间漳州交通运输应聚焦四大重点方向,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的发展目标。

一、构建“开放互联”的枢纽交通体系,服务国家战略落地

漳州作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前沿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必须强化交通枢纽的战略支撑作用。对外通道方面,重点推进漳诏扩容龙海至闽粤界段等项目建设,加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联通;加快漳汕高铁诏安段建设,完善与长三角、珠三角的高铁网络衔接,打造“两小时经济圈”。枢纽功能提升方面,持续做强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优化福州、厦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对漳州的辐射带动,提升漳州港与厦门港的协同联动水平,推动诏安港区1-2泊位及进港航道工程建成投用,构建北接厦门港、南联潮州港的重要港口枢纽。

对台交通合作是漳州的独特优势,“十五五”期间应深化两岸交通融合,加密对台海空航线,完善“小三通”海上航班、“大三通”客滚航线的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两岸物流通道常态化、便捷化;探索建设两岸交通合作平台,在通关便利化、物流标准对接等方面先行先试,让交通成为两岸同胞情感交融、经贸合作的“纽带桥梁”。同时,升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力,拓展与东盟国家的海上运输通道,推动漳州港成为海丝沿线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和散货中转港。

二、构建“山海统筹”的网络交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漳州山海相依,沿海地区产业密集、人口集中,山区县发展潜力巨大,“十五五”交通规划必须着力破解山海交通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全域协同发展。在沿海地区,重点强化厦漳泉都市圈交通同城化,加快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建设,确保厦门城市轨道6号线延伸段稳定运营,实现“半小时通勤圈”;推进圣王大道互通、西环城互通等改造工程,完善市域主干道网络,提升沿海产业园区的通达性。

在山区地区,聚焦“堵点突破”,推动县域公路网联通升级,重点实施诏平线改扩建、江滨路建设等项目,让山区县从“绕行可达”向“畅通直连”转变;持续补齐农村公路短板,深化“客货邮+”模式,实现客货邮融合站点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挖掘交旅融合潜力,依托漳州滨海风光和山区生态资源,升级滨海风景道、生态廊道等特色线路,推动交通建设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交通成为带动山区经济发展的“致富路”、展示滨海风光的“景观路”。

三、构建“创新驱动”的品质交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漳州交通“十五五”期间应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推动交通运输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跨越。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深化BIM+AI、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工程建设、运输服务中的应用,构建全市低空空域管理系统和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智能调度、掌上服务等便民场景;推进漳州铁路物流园项目建设,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提升综合运输效率。

绿色交通转型方面,扩大新能源交通工具在城市公交、货运物流中的应用规模,优化运输结构,提升海铁联运、多式联运比重,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结合漳州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完善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构建绿色低碳的运输服务体系。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十五五”期间应加快制定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起降点布局规划,探索成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完成5G-A基站建设专项投资,推动低空经济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文旅体验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漳州交通新增长点。

四、构建“普惠高效”的民生交通体系,增进群众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需求贯穿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在出行服务方面,优化城乡公交网络,加密农村客运班次,推进适老化交通设施改造,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出行难题;提升天福服务区等交通服务设施品质,打造“温馨驿站”,让出行更具温度。在物流服务方面,强化物流与产业融合,打造综合型石化产业物流服务平台,服务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完善园区集疏运体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交通治理方面,创新跨区域协同机制,完善厦漳泉交通规划联动、项目推进、联合执法等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效能,简化交通项目审批流程;强化交通安全生产监管,构建现代化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同时,关注两岸同胞交通需求,优化台胞出行服务,在交通标识、购票支付、通关查验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措施,让台胞在漳州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漳州交通运输事业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使命。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交通先行使命,奋力谱写漳州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 蓝磊)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