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华安:前坑米香“她”力量绽放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2025-11-11 18:31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点火、熔糖、熟糯米入锅、翻炒、出锅,在簸箕上压匀,稍作冷却,手起刀落,“咔哧”声中,一大块米香被精准地切割成大小匀称的方块。

“香!太香了!”评委们边吃边笑着称赞。新鲜出炉的米香热气腾腾,瞬间成为全场焦点。专业评委与乡亲百姓们争相取食,配上一杯清茶,入口是满嘴的香、酥、脆、甜。村民用闽南语说:“呷茶配米香,越吃越好康”。

近日,在福建省华安县湖林乡前坑村,由湖林乡人民政府、县妇联共同举办的米香文化季活动现场,一群农家妇女正在参与米香制作比赛。

传说,数百年前,一群土匪像蜜蜂似的黑压压前往前坑抢劫,当地一位高人就命村民把各家各户的草架点着,让其燃烧,意思是用火攻蜜蜂阵。由于山高林密,土匪大老远就隐约看到前坑四处冒烟,天昏地暗,以前那里已被洗劫一空,于是就打消抢劫念头。后来,村民才恍然大悟,这不过是迷惑对方罢了。逃过这一劫,村民欢天喜地,村民做“米香”来庆祝,制作好的米香一块一块叠,叠成农村尖尖的草架形状,意为避邪,祈求吉祥。

前坑米香“非遗”技艺传承至今数百年,每年春节正月,村民制作米香,庆丰年、祈平安,习俗流传至今,在福建省亦是罕见。

在以前的族规中,制作米香技艺只传授男丁不传女性。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项族规被打破。近年来,许多农家妇女参与并学会米香制作,几乎家家户户掌握前坑米香传统制作工艺。

这香酥的基底背后,是匠心沉淀。在湖林乡党委、政府和县妇联的关心支持下,2021年12月,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爱珠女士创办前坑米香小作坊,在传承百年传统米香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成品主要是原味米香、花生米香、芝麻米香、茶叶米香、核桃米香等多个系列产品口味。主要特点是古早味、纯手工,味香巧脆,色白自然,甜度适中。

近年来,“前坑米香”多次参加漳州、厦门等地各种展销活动,消费者十分认可,被评为漳州金牌小吃、传统名小吃。2025年7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13频道把前坑米香作为华安特色美食之一进行推介,以匠心传递着前坑米香的舌尖记忆。

比赛当天,值得一提的是,前坑米香在守正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传统花生芝麻口味之外,还开发出二宜楼白酒、葱头、榴莲、桂花乃至巧克力、草莓等近十种新口味。琳琅满目,创意十足。

评委们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细细品评,现场从20位参赛选手中评选出6个优秀获奖,其中4位农家妇女制作的米香脱颖而出,县妇联负责人表示,米香制作作为一项深入民间的传统手艺,是农村女性展现智慧的大舞台。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希望让这份“她”力量被更多人看见,鼓励更多女性在传承中创新,这场文化活动不仅让古老技艺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更让前坑米香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让这项工艺成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