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漳州:长泰人 在“长泰街” 建了“长泰庙”
2025-11-11 10:39 闽南日报



“长泰庙”的前身可追溯至1849年,由长泰籍华人为团结地缘血缘的族群,购地于长泰街,创办“长泰会馆”,并从家乡长泰接引香火,于馆内供奉祭祀清元真君,延续乡土信仰。


《新加坡的“长泰庙”》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最繁华的闹市,曾经有一对楹联,默默立在那里,不言不语,见证长泰人在新加坡的辛勤与坚韧。


“長厚廣神庥華夷保護,泰亨徵帝力覆載望威”两句首字合起来就是“长泰”二字。它是华人思乡情感的寄托,也是文化传承的痕迹。


图为龙津江和长泰庙一景(章育明 摄)(5270703)-20251110205831.jpg

龙津江边的“长泰庙” 章育明 摄


从长泰到新加坡


长泰,乃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文脉深远。


早在隋唐时期,属泉州府南安县武德乡;公元876年设武德场,888年更名为武胜场,后又改为武安场。至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正式置县,取名“长泰”,寓意“长久安泰”。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长泰改属漳州。


长泰地处厦漳之间,是闽南一座典型的内陆丘陵县域。虽不临海,境内却有龙津江贯穿,流入九龙江水系,最终注入厦门湾,通达浩瀚的太平洋。


这一“山内通海”的天然水路,为长泰人“下南洋”提供了重要通道。


古时,从长泰顺流而下,经龙津江、九龙江,约半日行程,即可抵达漳州月港或厦门港等主要出海口。正因如此,长泰虽为内陆,却与海洋世界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与联系。


明清以来,长泰人多有“过番”谋生之举。他们乘风破浪,远赴南洋,远至爪哇、苏门答腊、新加坡等地,追求生计,也传播着中原文化。由此,长泰逐渐成为闽南侨乡之一。


龙津江边的“长泰庙”  章育明 摄


以地球表面大圆距离计算,长泰至新加坡约为2980公里。


19世纪初,从厦门或漳州港出发的帆船,需借助季风,历经风浪,如果行程顺利,通常需要20至30天的航行。彼时“下南洋”,既是一种地理迁徙,也是一种命运的跳跃——背井离乡,南渡谋生。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世界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1511年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1641年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控制权,至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建港设市之时,岛上已有华人定居。1824年,英荷签订条约,新加坡正式纳入英国殖民体系。


随后百年间,大量闽南华人陆续涌入,在此落地生根,繁衍后代,形成如今占比超七成的华人社会。


寻找“长泰庙”


如今,新加坡境内还保存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华人庙宇,成为华人社会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象征。


其中,福建社群关系密切的天福宫(Thian Hock Keng)以及潮汕社群的代表庙宇粤海清庙(Yueh Hai Ching Temple)最为著名,至今香火鼎盛,历史地位显赫。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更新,一些庙宇在时代变迁中被迫拆除,成为历史的记忆。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极具地域特色、承载特定籍贯群体情感的庙宇,虽已不复存在,却依然在华人记忆中留有深刻印记。“清元真君庙”便是其中之一。


640.jpg

天福宫、清元真君庙(资料图片)


清元真君庙,俗称“长泰庙”,亦称“大使公庙”,曾坐落于福建帮华社密集的牛车水福建路上段一带,民间俗称该处为“长泰街”(原址在今中国广场附近),是新加坡唯一供奉清元真君的庙宇。


庙宇原为三进三殿、两重院落的格局,规模宏大,香火鼎盛,长期以来为长泰籍华人提供精神寄托与文化认同。


进入20世纪70年代,庙貌日渐衰颓,仅存一进一院,最终因城市重建而被拆除。庙中原有的三通碑刻与部分楹联至今仍被珍藏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成为见证长泰人南来拓荒与信仰传承的重要文物。


19世纪的新加坡,是一座交织于殖民与移民的港口城市。


“长泰庙”的前身可追溯至1849年,由长泰籍华人为团结地缘血缘的族群,购地于长泰街,创办“长泰会馆”,并从家乡长泰接引香火,于馆内供奉祭祀清元真君,延续乡土信仰。


彼时,会馆不仅是宗教信仰的活动场所,更承担着协助同乡落脚安身、团结互助、共谋生计的重要功能,成为初来乍到的长泰侨民心灵与现实的依靠。


自创立至拆除,“长泰庙”在新加坡屹立约120年,见证了几代华人胼手胝足、开枝散叶的历史岁月。


“長厚廣神庥華夷保護,泰亨徵帝力覆載望威”,是清元真君庙中的楹联,两句首字合起来就是“长泰”二字。


或许,我们可以说“长泰庙”就是海洋文明中的一粒星辰,它低声诉说着,那些从山水间走来的长泰人,如何将一段旅程,变成了一段历史;如何将故乡的名字,镌刻进了南洋的土地与记忆之中。


2025年11月9日《闽南日报》第3版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