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三明
标题图
惠及民生!三明11个口袋公园迎来“海绵”蜕变
2025-11-10 15:27 东南网

东南网11月6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通讯员 李海翔 文/图)11月5日,东南网记者在位于三元区列西街道龙岗社区的禁毒公园海绵化提升改造项目现场,看到一项惠及市民的民生工程正在全速推进,二十余名施工人员分散作业,为公园的“蜕变”按下加速键。据悉,2025年以来,三明市持续推进海翼文璟院周边、恒大御府周边等11个为民办实事海绵口袋公园建设,通过改造雨污水管网、建设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海绵设施,并融入海绵城市科普、城市LOGO与吉祥物宣传,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禁毒公园内,正进行海绵化改造升级。

“此次禁毒公园改造的核心是对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和滞涝池等关键海绵设施进行升级。”项目施工负责人叶上棋介绍,“目前,工人们正集中进行展览馆梁板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工作,同时推进路沿石安装和水沟盖板铺设,为后续工程打好基础。”

据悉,作为三明市2025年规划新建的海绵型调蓄公园之一,禁毒公园的下沉式海绵设施设计容量显著,最大可容纳232.33立方米的径流雨水。建成后,公园不仅能消纳自身雨水,还可通过导流沟、过水通道等设施,协同处理周边地块与道路的雨水,有效缓解强降雨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这座公园的海绵设施体系丰富多元,预计将于今年12月正式竣工投用。”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总工程师揭小锋表示,届时,公园不仅“颜值”大幅提升,还将兼顾生态滞水与休闲娱乐功能,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绿色、舒适、智能的公共活动空间。

禁毒公园现状。

据介绍,公园通过“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技术组合应用,将系统性提升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以上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涝问题,成为区域雨洪管理的“弹性枢纽”。

禁毒公园的升级改造,是三明市持续深化“海绵化+民生”城市更新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2023年5月,自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三明市充分依托“山环城、水穿城”的自然本底,在尊重地形地貌、顺应水文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起“上拦、中疏、下排、外挡”的防洪排涝总体格局,着力打造覆盖城区43.26平方公里的多元示范片区。

位于上河城的碧口片区项目也同步实施海绵化改造升级。

在一系列兼具生态与民生效益的项目建设推动下,三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已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工程49个,海绵化改造成效公众满意度高达94%。在6月30日财政部公布的《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4年绩效评价结果》中,三明市荣获最高A级评价,建设工作获得国家层面充分肯定。

“目前,新建的海绵型口袋公园正紧锣密鼓地施工中,预计年底前全部向市民开放。”三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