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是侨务大省,约有2000万闽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则以130多万闽籍乡亲、230多个闽籍社团的独特优势,成为福建“走出去”的重要桥头堡。福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港为枢纽搭建跨境文化桥梁,通过寻根溯源、实践创新、青年接力,持续强化海外侨胞的文化认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侨胞行走世界的“精神护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个结合”不可或缺的深厚根基。福建立足海洋文明之根、闽人智慧之魂、侨乡纽带之脉,为海外侨胞构建起清晰的文化溯源体系。在香港,上环天后庙百年香火与泉州天后宫祭典遥相呼应,每年妈祖诞巡游中闽籍乡亲的乡音祈福,延续着海洋文化的基因;香港闽侯同乡联谊会主办的“闽侯民俗游艺同乐日”,通过剪纸、荆溪鱼编等非遗体验,让福建传统工艺在香江落地生根。
实践创新让文化认同落地生根,闽港双向赋能激活传播活力。福建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相结合,福州福泉搪瓷厂借助香港国际展会平台,将传统搪瓷工艺与国际审美接轨,以“珐琅艺术品”身份打开欧美市场;闽籍港商带回现代设计理念,推动寿山石雕刻、脱胎漆器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老工艺焕发新生。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连续多年举办“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泉州花灯、木偶戏等技艺展演让闽文化融入香港公共生活;在金融领域,兴业银行等机构通过“兴福龙”信用卡等产品搭建文化传播载体,以特色权益设计增强侨胞对家乡文化的情感联结,这种文化出海与理念归乡的双向流动,正是“两个结合”在侨乡文化传播中的生动实践。
青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需多层次培育体系筑牢未来根基。福建聚焦侨界青年群体,通过“求学+体验+寻根”三维发力,构建文化认同培育体系。福建高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院校通过专项招生政策和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港籍青年来闽深造,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浸润式感受福建文化。针对青年兴趣特点,福建设计闽南古厝营造、福州鱼丸制作、宁德廊桥搭建等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让侨界青年触摸文化细节。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青年委员会持续开展“故乡行”活动,带领在港闽籍青年重返福建参访。
在香港讲好福建故事,既是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更是助力闽港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首先要讲好人文故事,唤醒闽籍侨胞的故土记忆与情感认同;其次要讲好奋斗故事,串联起闽港两地协同发展的创业历程;再者要讲好开放故事,展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姿态;最关键要讲好党的故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侨胞在认同文化的同时,更深层次认同国家发展。
福建正以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海丝侨缘”文化交流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数字侨务”“侨胞之家”建设,让侨乡文化传播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未来,相信福建通过继续深化“两个结合”实践,以港为窗、以文为桥,让更多海外侨胞在文化寻根中增强认同,为文化强国建设和福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侨界力量。
【作者单位:兴业银行香港分行,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