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青春共治·校地赋能”阳光学院大学生进社区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马尾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马尾团区委、罗星街道党工委与阳光学院团委联合发起,标志着马尾区在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为打造“党建引领校地协同治理示范区”注入鲜活青春动能。
作为马尾区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罗星街道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绣花”功夫深耕基层治理。近年来,先后创下群众安全感率超99.8%、42个老旧小区物业片区化管理全覆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辐射50余个小区等亮眼成绩,新港社区“五心”工作法、君山社区“政企合作”模式等创新实践更成为全市社区治理的标杆范本。此次专项行动,正是街道立足现有治理基础,破解基层服务专业化不足、青年参与渠道不宽等问题的重要举措。

启动仪式上,三方正式签订为期三年的共建协议,构建起“街道搭台、社区出题、高校解题、青年答题”的协同治理体系。根据协议,罗星街道新港、君山、罗星、马限、培英、沿山、君竹等7个村(社区)将与阳光学院下属8个二级学院建立结对共建关系,20名优秀大学生以“村(社区)书记助理兼团支部兼职副书记”身份入驻,开展为期一年的社区实践,深度参与社区日常治理。

“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阳光学院法学院学生吴佳怡在受聘为培英社区书记助理兼团支部兼职副书记后坦言,培英社区的“1+5”温情工作法早已声名在外,自己将依托社区“两长一员”,把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用得上的维权服务,在参与飞线充电治理、邻里纠纷调解等具体工作中,读懂基层治理的“罗星密码”。
据悉,本次专项行动创新采用“攻坚榜单”形式,围绕“党建引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明确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在法治建设、新媒体宣传、人口调查、法律援助、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挖掘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切实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罗星街道的基层治理,从来离不开创新与协同的力量。”罗星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校地合作是街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活多元共治动能的生动实践,既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民生服务提质等难题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大学生搭建了接触社情民意、提升实践能力的优质平台。

马尾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专项行动是马尾区推动青年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校地共建、协同育人的生动范例。通过三年共建周期,马尾区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大学生社区实践品牌,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为青年成长搭建实践平台,实现“青年成长、社区发展、校地共赢”的多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