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自2023年起,宁德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深耕“进企业访代表 解忧难促发展”活动,提炼形成“三个三”工作法——以三个阶段有序推进、三个清单压实责任、三个主体强化督办,用真招实策为企业纾困减负,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为营商环境提质聚势,让民营经济在宁德大地焕发蓬勃生机。

从“摸需求”到“见真章”,三步走闭环解难题。让助企服务精准落地,首先要打通政策与企业需求的双向通道。市人大常委会以“广覆盖、分层次、强跟踪”的递进思路,构建起难题解决闭环:第一步广覆盖摸排,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部署,常委会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市、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既向企业宣讲国家及省市经济政策,又精准收集企业经营难题与发展建议,让政策春风直达企业,让需求呼声清晰可闻。第二步分层次办理,对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立行立办;对暂时难以解决的,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按分级分类原则交市县相关部门办理,并要求一月内反馈;对政策受限、条件不成熟的难题,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取得企业理解支持。第三步强跟踪转化,将问题督办与年度监督工作结合,用调研检查、代表约见等方式推动落实;对共性问题,纳入下一年度监督计划或转化为代表建议,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带动一类提升。
从“明责任”到“抓落实”,三张单靶向压担子。收集企业诉求只是起点,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关键在于清晰界定责任、精准跟踪问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三张清单构建起责任体系:一是问题清单摸清家底。清单详细记录代表姓名、企业名称、困难诉求与意见建议,建立起清晰的企业问题台账,确保每个难题都有记录。二是责任清单划清边界。明确承办单位、承办类别(独办、分办、主办、协办)、办理时限,同时确定市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委室为督办单位,按对口监督原则督促落实,让“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一目了然。三是反馈清单精准问效。活动结束后,梳理企业问题解决情况与代表反馈意见,形成报告报送常委会领导,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从“领任务”到“求实效”,三方督层层促落实。责任明确后,唯有强化督办才能避免纸上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整合多方力量,构建起立体式督办格局:一是聚焦硬骨头,领导班子领衔督。常委会领导从挂钩县(市、区)企业问题中选取重点难题,通过实地调研、召开推进会等方式,实时跟踪办理进度,听取企业与承办单位意见,确保重点难题高质量解决。二是依托专业性,工作机构对口督。市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委室按对口联系原则,紧盯相关单位办理进度,收集代表意见,遇特殊情况及时协调;活动后还通过回头看、代表约见等方式,持续巩固成效。三是保障流畅度,办事机构全程督。代表工委全程做好沟通协调与服务保障,从书面交办问题、协助代表反馈意见,到督促承办单位按期答复,确保活动环环相扣、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共收集本级企业难题69个,其中50多个已得到不同程度解决,其余难题也在持续推动中。从纸上方案到落地实效,市人大常委会以“三个三”工作法为抓手,用精准监督与务实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撑伞搭桥。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三个三”工作法,让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持续涌动,为宁德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能。
【作者单位: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