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南平>本地新闻
标题图
邵武传承400年的 “家庭戏”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
2025-11-07 08:01 闽北日报

  11月4日,由中国剧协主办的“古韵稀声——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成果展演”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作为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项目首批首项扶持剧种,邵武三角戏历经1年的抢救性复排,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舞台,展现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片






  此次演出的是三角戏传统剧目《姑嫂观灯》。该剧以元宵赏灯为背景,聚焦嫂、弟、姑三人的观灯之旅,用幽默诙谐的对白串联起节日的热闹景象。演员们精彩的演技和动人的唱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图片

图片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接触邵武三角戏,没想到竟然如此精彩,让人回味无穷,小剧种也应该被更多的人看见。”观众官女士表示。


  邵武三角戏因其演出时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得名,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剧目题材均演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缠故事,也被称为“家庭戏”。2005年,三角戏被列入福建省首批省级非遗名录,为我国121个稀有剧种之一


  中国剧协自2024年起开展“稀有剧种保护传承项目”以来,先后对邵武三角戏、罗卷戏、阿宫腔、朝鲜族唱剧、新昌调腔5个剧种开展扶持。此次展演旨在集中展示项目扶持成果,呈现稀有剧种的独特文化魅力与传承活力。


图片

图片

  “三角戏青年演员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戏剧人的汗水与坚守。努力恢复三角戏的传统风貌,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福建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表示。


图片


  “感谢中国剧协、福建省剧协给我们这次机会,让传承了400多年的三角戏走进国家大剧院。同时非常感谢李麟德、许惜春、何玉凤等老艺人的倾心教学,帮助我们复排了5个传统折子戏。下一步,我们将在唱腔、道白、身段上继续努力,让三角戏绽放新的光彩。”邵武市三角戏(傩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文娟说道。


  从田间地头到走进国家级艺术殿堂,三角戏此次晋京展演,在展现古老剧种艺术魅力的同时,彰显了基层文艺工作者为守护稀有剧种所做的不懈努力。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