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深入基层的“大篷车”,到点单服务的“网约车”,再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直通车”,漳州持续探索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新路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不断激发退役军人的创新潜能与创业热情,让这支生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天地中再立新功。

从“服务专车”到“三驾马车”
近年来,一辆满载关爱、情系退役军人的“大篷车”从漳州驶向基层一线,开启了“送宣讲、送政策、送就业”的上门服务之旅。这一漳州首创的服务模式,因贴近实际、温暖人心,曾广受老兵好评。
随着越来越多退役军人走向社会,仅靠“大篷车”已显力不从心。漳州又顺势推出“网约车”服务模式,依托线上平台,由退役军人自主提出需求,市局统一挂单调度,以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就业创业诉求。这种“你点我送”的个性化服务,既精准又暖心,解决了不少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
为精准破解军创企业发展中的政企对接瓶颈,漳州成立“直通车”工作专班,由专员担任“超级链接者”,直接为企业嫁接政府资源,从为“兵支书”对接供销社拓宽销路,到协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探索军休干部服务购买新路径,“直通车”服务的触角已延伸至军创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从“个体服务”到“产业助推”的协同跨越,常态化护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路。
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过去,许多退役军人在创业初期“多跑腿”曾是常态,期盼政府部门能“扶一程”。面对军创企业家、退役军人的迫切需求,为了给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平台支持和精准保障,直通车创新实施“双清单”机制,精准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今年上半年,“直通车”专班开展了一场覆盖全市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大调研,实地走访百余家军创企业与“兵支书”,还在线上进行问卷调查,线下展开座谈讨论,梳理出融资、场地、政策、用工等各类需求50余条。
面对多元复杂的企业诉求,如何避免服务“撒胡椒面”?“双清单”机制应运而生。某健康产业公司需要场地开展嵌入式养老,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急需贷款并希望解决农业设施用地问题,某县多家企业对税费优惠政策知晓率偏低……梳理融资、场地、政策、用工等具体问题生成“需求清单”,分析研究明确责任单位、具体措施与完成时限,与之对应的产生了“服务清单”。
这份“双清单”如同导航仪与施工图,形成“企业有需求,专班有措施,时时在服务,事事有回应”的良好局面,从回应个体需求到助力群体发展,从破解当前梗阻到培育壮大产业,直通车推动服务模式实现从“企业到处找”到“政府精准送”的根本转变。
从“解决一时”到“助力长远”
“直通车”模式不仅在于解决眼前困难,更在于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漳州正全力构建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性生态圈,以“三赋能”让退役军人在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中底气更足、舞台更广。
政策赋能方面,围绕乡村振兴、专精特新、企业经营模式变革等主题,协调发改、工信、经济学会等单位专家授课,组织开展军创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今年以来,已为漳州军创企业协调授信,实际到位融资7951万元。组织编印《税费优惠政策汇编》送给军创企业,协调税务工作人员到企业上门辅导,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技能赋能方面,助力退役军人从“战场尖兵”转型为“市场能手”。紧扣市场需求,“直通车”专班打造了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电子商务、AI使用、无人机操作等职业技能培训,让退役军人可“足不出站”享受职业规划、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全流程服务,帮助退役军人掌握新技能,叩响新行业的大门。
生态赋能方面,在“直通车”的牵线下,多家上下游产业企业形成全链协同,临近质类企业签约合作,数家低空经济企业结成了制造、培训、应用闭环联盟,凝聚起集群发展的新优势。同时,发挥漳州“双拥模范城”优势,通过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设立“军创专区”推介产品、宣传创业典型等系列举措,努力打造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性生态圈。
【作者单位:漳州市退役军人局,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