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厦门上新115个地名,各有精彩故事
2025-11-06 09:33 海峡导报

厦门人很熟悉的“古地石”,其实以前叫做“狗盖石”;闽南话里的“饭堂”,后来被写进了地名;古时耕山的上山道路,被命名为“耕山路”;抗倭义士李良钦、历史名人叶成章等人的故事,也藏在地名之中……

11月5日,厦门市民政局发布关于海韵路等115个地名命(更)名的公告。115个地名命(更)名涉及六区,其中新命名95条道路,5条道路更名或起止点变更,还有井美里等15个居民点新命名。

纪念历史人物

忠义堂路传颂抗倭义士爱国精神

持勤路纪念叶成章廉洁奉公

每条道路的命名不仅是一个标识,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因此,在命名过程中,民政部门进行了深入的历史考证,以确保道路名称能够反映地域特色、历史背景或文化价值。

例如,海沧区东孚街道山边社区东坂社的忠义堂路,途经民俗点忠义堂,抗倭义士李良钦在此组织武会,传授棍法,抗击倭寇,其爱国精神被后人传颂,因此得名。

同安区汀溪镇汀溪大道西侧的“持勤路”,终点至路下村叶成章故居。叶成章是路下村历史名人,历任御史、直隶巡按及大理寺卿,以廉洁奉公和刚正不阿著称。“持勤路”的命名,取自其名言“持之以慎,积之以勤”,“持”意指坚持,不懈努力;“勤”意指勤奋,积极进取。

传承历史文化

古窑路因珠光青瓷得名

枋塘路缘起明代石桥边“饭堂”

作为历史的活化石与文化的根脉,地名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海沧区嵩屿街道贞庵村的濠门巷路,《明史》记载“濠门巡检司,本治海沧洋,后迁县东北之嵩屿”。明代“濠门巡检司”设于贞庵村寨前社和岭上社之间的濠门山上,为传承历史文化,故名“濠门巷”。

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枋塘社有一条“田枋路”,田头村自古农耕兴旺,“田”是世代耕耘传承,蕴丰收希望,“枋”承当地古建技艺,彰显先辈智慧,这个名字寓意物质富足、匠心智造。

同安区的“古窑路”,位于汀溪镇、莲花镇,途经珠光青瓷古窑遗址。珠光青瓷于2011年申报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延续珠光青瓷古窑的历史文化,因此命名。

湖里区江头街道蔡塘社区的“古地石路”,位于古地石社旧址,“古地石”是“狗盖石”的雅化,其名称源自于该社东北高地上的一块大石,此次命名旨在传承和保留这一独特的历史村落名称。

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枋塘社的“枋塘路”,则缘起明朝石桥边的“饭堂”,后经闽南语“饭堂”的发音雅化而得名“枋塘”。这一命名承载了当地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彰显时代气息

斗洋路寓意包容与繁荣

青训路冀望培育足球之星

地名不仅激活历史记忆、赓续文化传统,也能彰显时代之美。

翔安区的“斗洋路”,位于海洋高新产业园内,“斗”意指容量和度量,“洋”取自海洋高新产业园,“斗洋”寓意开放包容、经济繁荣。

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的“枋平路”,临近枋塘社,保留老地名取“枋”字,取平安的“平”字,寓意顺遂通达、和谐安宁,也传递乡村振兴中稳固根基、平稳发展的理念。

集美区的“青训路”,位于杏林街道和杏滨街道、厦门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南侧,“青”意指青少年朝气蓬勃,“训”指培养训练足球人才,“青训”寄托着通过科学训练培育中国足球的明日之星。

蕴藏浪漫元素

走山语路可“与山对话”

沿古寨路可寻清代古寨

也有一些道路的命名,颇具浪漫主义元素。

走在山间道路上,迎面吹来的风、婆娑的树影与清脆的鸟鸣,仿佛都是大自然在与你对话。同安区汀溪镇汀溪一里的“山语路”,就因依山而建、环境优美而得名,寓意与山对话、感受自然韵律。

而在同安区汀溪镇前格村,附近山上保留着清代时期的古山寨建筑,是通往古山寨旧址道路,故名“古寨路”。也就是说,沿着这条路,真的可以找到一个古寨。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