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福建林业部门发布了最新的黑脸琵鹭专项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这五年来,包含闽江河口湿地在内,福建全省监测到的黑脸琵鹭种群数量出现了明显增长,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记者了解到,黑脸琵鹭曾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8年全球仅有288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而随着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湿地保护行动的开展,十多年来黑脸琵鹭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尤其是这五年,种群数量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
福建是亚热带气候,全省有自然湿地71.12万hm2,人工湿地15.98万hm2,不仅湿地资源丰富,而且沿海有着125个大小港湾,漫长的海岸线和高曲折率构成了大面积的浅海水域,加上沿海水产养殖场和盐田广布,都为黑脸琵鹭的停歇和越冬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
不仅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调查结果显示,这五年来,黑脸琵鹭在福建的越冬分布区域也呈增长态势,从2021年的6个,迅速增长至2025年的14个。多地还持续推进水产养殖塘腾退,通过实施营造生态鸟岛、种植乡土植被、水位调节等工程,建立湿地水鸟高潮位栖息地调节区,来丰富它们的栖息环境。
在闽江河口湿地记者看到,保护区的核心区基本上是潮间带,涨潮的时候,鸟类的活动空间就会被潮水占领。为此,工作人员把原来的旧鱼塘改造成了退养还湿塘,为它们提供涨潮时的休息嬉戏空间。为了让不同腿长、身高的鸟类,都能找到合适的活动空间,去年以来,工作人员还在水塘里安装智慧水闸,种植芦苇、湿地松、木麻黄等乔灌木,让生态绿意与活力常驻。
而除了黑脸琵鹭,这五年来,福建还首次记录到了丹顶鹤,并陆续观测到白鹤、彩鹳、黄胸鹀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身影。不断完善的自然保护体系,也让越来越多的鸟类“稀客”成为在此停留、越冬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