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一线观察:四维发力强根基 科创赋能兴工业
2025-11-04 17:14 福建日报新福建 原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时代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向“十五五”,龙岩市要持续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践动能,奋力打造革命老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链群协同筑体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近年来,龙岩市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发展思路,以县域重点产业链培育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2025年上半年完成产值1267亿元,170个工业技改项目入库,数量创历年新高。

image.png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接下来,龙岩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产业链图谱管理。聚焦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等“2+4”重点产业,编制更新产业链全景图谱和“缺链”清单,定期召开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打通上下游堵点断点。二是强化集群载体建设。推进龙岩高新区、上杭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提质升级,完善标准厂房、物流仓储、环保设施等配套。三是深化技改赋能升级。设立10亿元工业技改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确保每年完成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

  科创融合破瓶颈,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龙岩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转型的核心引擎,突出抓好平台建设、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等工作,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image.png

  全会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工业发展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为此,龙岩应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建强创新平台矩阵。对接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力争引进1-2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分支机构,推动现有中试平台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每年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二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坚计划,聚焦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每年遴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予以重点扶持,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三是优化创新服务体系。深化“科技专员”制度,扩大“专精特新贷”覆盖面,力争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家。

  数智转型赋新能,推动产业模式升级

  作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龙岩市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口,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image.png

  全会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龙岩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深化企业数字化改造。分行业制定改造指南,重点推动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行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力争2026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0%。二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公共算力中心,推动5G 基站在工业园区全覆盖,构建“云-边-端”一体化算力网络,开发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三是培育数字产业生态。加快引进培育一批数字技术服务商,举办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对接会,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争创国家级数字经济发展试验区。

  人才集聚强支撑,夯实发展智力根基

  龙岩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引才、系统育才,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image.png

  全会部署“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调要“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地方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下一步,龙岩须重点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人才引进模式创新。针对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行“一人一策”“团队式引进”,搭建海外人才联络站,加快引进一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二是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高校共建一批产业学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金蓝领”培育工程,每年培训技能人才1万人次以上。三是强化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扩大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资金规模,推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实现人才服务“一站式”办结,让各类人才在龙岩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龙岩市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地方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以链群协同强基础、以科创融合破难题、以数智转型促升级、以人才集聚增动力,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工业动能。

  【作者单位:龙岩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