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火征程 热血融冰
由省委老干部局、省委党史方志办主办,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承办的《文物为证精神永铸——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主题展览》,10月24日在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其中,厦门老干部苏国治捐赠的红色档案资料引人注目。朝鲜政府颁发的军功勋章、镌刻着“和平万岁”与和平鸽的纪念章等实物,静静陈列在展柜中,说着烽火岁月里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1950年12月,21岁的苏国治响应号召随部队北上,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担任保密员。次年4月,他郑重写下参战申请书,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和千万热血青年一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前线战斗异常激烈,苏国治既要守护保密这条“生命线”,也常持枪冲锋、直面炮火。一次战斗中,他双腿被弹片击中,班长用衣袖简单包扎后,他强忍剧痛继续作战;伤口初愈,便立刻归队,不愿错过任何任务。这份舍生忘死的担当,正是抗美援朝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战场环境异常艰苦: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里,战士们以天地为席、草木为被;粮食补给中断时,只能靠野菜、炒面果腹。苏国治至今记得,一次执行任务时,他因饥寒交迫晕倒在雪地,是排长解开棉衣用胸膛为他暖脚,老班长在雪地里煮热高粱米汤一勺勺喂他,让他度过了难关。这份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正是志愿军战胜强敌的力量源泉。


展柜中的这几枚勋章与纪念章,见证着那段舍生忘死、以弱胜强的峥嵘岁月。苏国治的经历,是千万志愿军战士的缩影——即便装备悬殊,他们仍凭钢铁意志与英雄气概击退敌人。而这份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信念,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是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直面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撑。
岁月流转,精神永存
我们要从红色档案资料中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
让抗美援朝精神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
团结协作的合力与忠诚奉献的担当
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
属于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