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科技治超”精准锁定,“上门普法”护航发展!漳州交通执法出新招
2025-11-03 19:59 漳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路程短、货不重,偶尔超一点应该没关系。”这是部分物流企业和驾驶员在面临运输任务时常有的侥幸心理。然而,这看似“图省事”的念头,却可能让企业面临法律风险,更埋下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近日,漳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将执法检查与为企服务相结合,在处理一起非现场治超案件时,主动上门普法,并应用“闽执法”平台高效办案,为货运企业规范运营敲响了警钟,也送去了暖心的法律服务。

科技治超精准发现,非现场执法锁定违规

2025年10月,漳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通过治超非现场检测系统数据分析,发现车牌号为闽E*****的重型半挂牵引车涉嫌超限运输。经系统比对与证据固定,该车辆所属企业为漳州**公司。与以往直接通知当事人上门配合调查不同,此次支队决定转变工作思路,践行“执法+服务”理念,主动前往企业所在地进行现场调查与处理。

执法与服务并重,入企普法送“暖”上门

执法人员抵达漳州**公司后,首先向企业负责人出示了非现场治超系统采集的详实数据证据。面对清晰的超限记录,企业负责人承认了其在车辆装载管理上存在的疏漏。执法人员没有简单的“一罚了之”,而是借此机会开展了深入的“入企普法”活动。

13f462c4f50e6c67e4d9a270888c2a3e.jpg

执法人员向企业负责人和现场管理人员详细解读了《福建省治理公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相关条款,阐述了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桥梁设施的破坏、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的巨大威胁,以及企业作为责任主体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执法人员强调,“规范装载、合法运输”不仅是法律底线,更是企业安全运营、规避风险、实现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应用“闽执法”平台,电子送达高效便捷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人员现场展示了“闽执法”平台的高效与便捷。所有调查笔录、证据材料均通过平台系统进行操作与生成。在履行完法定程序后,执法人员直接通过“闽执法”平台向漳州**公司电子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企业负责人现场扫码签收,全程无需往返执法支队驻地,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这种“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办案模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经查明,该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漳州市交通执法支队依据《福建省治理公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相关规定,依法对漳州**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叁仟元的行政处罚。

规范运营是基石,普法服务促发展

此次执法行动,是漳州交通执法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一次具体实践。它警示所有货运经营者:科技手段已让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守法运营是必然要求。同时,主动的普法宣传和便捷的执法服务,既彰显了执法力度,更体现了服务温度,是执法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务实之举。

请广大货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务必引以为戒,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将行车安全与规范管理置于首位,共同维护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