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日讯(通讯员 张伟艺)在闽南沿海的群山与碧波之间,漳州市云霄县正以森林“四库”联动建设为画笔,勾勒出一幅“双碳协同增汇、双香兴业富民”的生态画卷。作为福建省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先行探索试点县,云霄县立足103.2万亩林地资源禀赋,依托国际重要湿地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串联起葱郁山林与蔚蓝湿地,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在森林“四库”联动建设中探索出特色路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书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蓄水于林,筑牢山海生态屏障
扩容森林“水库”,守护生命之源。云霄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以“扩绿提质、修复生态”为主线,将森林“水库”建设与漳江流域治理、沿海湿地保护紧密结合,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植树造林超5万亩,森林蓄水量增加近100万立方米。聚焦漳州“两江两溪”生态保护,云霄县针对漳江流域生态敏感区,及时划定“限桉区”、出台专项规划等政策,加快重要生态区位桉树改造提升,优化林分结构,推进“蓄水林”建设。通过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在峰头水库、甘竹水库等涵养水源地推进国家储备林收储,累计签订林地(林木)流转合同33宗,收储面积约1万亩,其中4812亩位于峰头水库等重点生态区位,2025年以来新增登记林地约20436亩,已完成林地测绘6993亩。通过营造珍贵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林,完成586亩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桉树改造提升,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一步增强。推进东山湾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开展26000亩退化林修复,实施客寮溪、山美溪小流域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78万亩,助推漳江流域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构建完整的“山海防护链”,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集钱于林,激活绿色产业动能
充盈森林“钱库”,畅通转化路径。云霄县以“三多”改革(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突破,推动森林资源向资本、资产转化,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2024年林业全产业链产值为102亿元,增长5.4%。
做强“双香”特色产业。“双香”,即沉香、降香黄檀。目前云霄县累计种植沉香近10000亩,降香黄檀2000余亩,建成8个百亩沉香种植基地、5个育苗基地,2023年以来新增种植1198亩,发放补助资金78.25万元。与中国林科院徐大平教授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此基础上,成功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82万元,实施土沉香高效结香技术推广项目。通过招商引进电白沉香加工销售企业,打通二三产,建设沉香产品展销馆,“马铺沉香”地理标志影响力持续扩大,“双香”产业从种植向深加工、文旅延伸。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成功举行政银企保“党建共建+林权改革”合作机制签约仪式,构建了覆盖林权交易、经营、融资、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全县累计发放林权贷款2410余万元,发放漳州市首本林下空间经营权证,并成功授信抵押贷款400万元。福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收储和平乡泮坑林地732亩,并完成林票、地票首发,累计发行地票87.9万股、林票380.4万股,有效破解林业融资难题。
林业集群效果凸显。2024年全县重点林工企业达13家、产值15.45亿元,其中2家企业获评“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14万元,新建花卉智能温室5700平方米,真正让林业成为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形成“双香引领、多业融合”的林业产业新格局。

藏粮于林,充盈绿色民生粮仓
壮大森林“粮库”,践行“大食物观”。云霄县以“林下经济+木本粮油”为抓手,推动森林“粮库”提质扩容。2024年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超14.1万亩,森林食品产量达1.2万吨,产值达5.41亿元。从2015年至2024年,累计向上争取省级林下专项补助资金1571.5万元,先后扶持大山堡生物公司、子红袍公司、华香家庭农场等46家林下种植经营单位或大户发展林下经济,黄花倒水莲、牛大力、岗梅等特色品种长势旺盛,老万鸡等林下养殖产品声名远扬,马铺风柜斗草、巴戟天、虎尾轮均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5年,在和平乡泮坑打造120亩桉改林下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珍贵树种+中药材”套种模式,种植五指毛桃新品种,预计亩产值可达1.5万元。大力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依托东厦绿乔油茶、马铺大仑利人乐茶油等专业合作社,建设油茶示范基地超500亩,推动茶油深加工和品牌建设,2024年以来新增油茶种植面积约1700亩,“梁霄”山茶油在广州国际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为健康“油瓶子”添满能量,让森林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粮仓”。

固碳于林,打造双碳协同样板
做优森林“碳库”,加快绿色转型。云霄县依托双碳(即蓝碳、绿碳)独特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绿碳增汇,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探索“碳汇抵偿生态修复”模式,打造马铺乡峰头水库国家储备林绿碳司法生态修复示范点2000亩,完成首批桉树改种沉香、红锥等珍贵乡土树种42.5亩。峰头水库300亩新造林地纳入漳州信息产业集团碳票发行试点基地,己有50万元汇入福建省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购买该基地的首批碳汇指标。深挖蓝碳潜力,依托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蓝碳司法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并与厦门大学合作构建“漳江口—厦大蓝碳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红树林蓝碳监测计量体系。漳江口红树林成为区域重要的“蓝色碳库”。

山海和鸣,万物生辉;双碳“双香”,福泽绵长。云霄的实践证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转型就是未来方向。云霄县将继续秉持系统观念,进一步深化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增强“水库”的涵养能力、放大“钱库”的经济效益、保障“粮库”的食物供给、提升“碳库”的生态价值,实现高质量的联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