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教育部发布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
其中包括
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10月29日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的同学们
度过了第一个“无作业日”
从本周开始
该校将每周三设为“无作业日”



“跟爸爸打乒乓球超级开心!”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三年(2)班董坤远告诉记者,以前放学要先写作业,写完就天黑了,根本没时间运动。昨天一回家就和爸爸去打球,爸爸教他学习新的技巧,虽然累但特别过瘾!晚上还一起看了科普纪录片,感觉比平时轻松多了。
“昨天放学后,孩子学着制作了爱心荷包蛋。我教娃敲开鸡蛋,控制火候。”家长吴巧彬说,“孩子昨天回来说没有作业,起先我还有些疑问,后面看到学校的解释就理解了,我也很赞成学校这样的做法。”
据了解,该校“无作业日”以 “校外零作业” 为核心,校内通过科学安排让学习与实践兼顾。教师会提前梳理教学重点,精简随堂作业,只保留难度适配、针对性强的内容,确保学生在课堂内就能完成,不把书面任务带回家。课后服务时间,学校会开展分层辅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能获得一对一答疑,助力当天知识当堂掌握。同时,学校给出建议,让学生晚上回家利用“无作业日”,去做一些实践类以及德育类的活动。
设立“无作业日”,核心是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给孩子们的童年“松绑”。校长郑志清告诉记者,学校在工作中发现,长期繁重的作业负担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探索的兴趣,也挤压了亲子陪伴的时间。“无作业日”不是“放羊”,而是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运动、阅读、陪伴家人,培养综合素养。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泉州实验中学、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泉州台商投资区后海小学等学校也陆续设立了“无作业日”。
实际上
福建不少学校早在三年前
就开始探索“无作业日”
福州市双虹小学的“无作业日”,旨在为家庭留出更多的亲子互动空间。当天,家长们纷纷放下手头的琐事,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共同遨游在书海中,共享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宁德市屏南县实验小学对3至6年级学生实施每月一天“无作业日”。在学期之初,该校有计划地将“无作业日”的实践体验与每月节日或节气等结合进行预排,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自我成长空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明市三元区沪明小学自2021年开始,将每周三设立为“无书面作业日”,鼓励孩子们放学后参与家务劳动、亲近大自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看看优质电影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在“无作业日”特色活动中,提倡同学们尽情享受阅读的惬意,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体育的魅力,收获亲子生活的和乐。学校希望同学们能从书面作业中走出来,在轻松的氛围下提升综合素养,在有趣的实践中健康发展,收获成长的喜悦,享受快乐的童年。

让笔尖“停歇”
让本子“安静”
让书包“休眠”
“无作业日”
让纸、笔、书本都“放假”!
你的学校是否也设立了
“无作业日”?
你是如何安排的?
开展过哪些有趣的活动?
评论区一起畅聊~
编辑:林晓婷
审核:林忠锦 林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