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日讯 (记者 林梓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承载着敬老、爱老传统的节日里,中老年男性健康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斌教授日前在采访中特别提醒,前列腺癌与泌尿系结石是当前困扰中老年男性的两大高发疾病,二者或隐匿进展、或复发率高,“主动筛查、早期干预”是守护晚年健康的核心。

作为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的“隐匿性”让不少人掉以轻心。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原因,前列腺癌的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据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13万人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已成为近10年增速最快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
“很多人觉得前列腺癌是‘懒癌’,发展慢就不用管,这是严重误区。”陈斌教授强调,虽然部分早期患者病情进展平缓,但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疾病进展风险会显著增加;若患者早期病理分级差、恶性度高,病情可能快速恶化。作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前列腺癌晚期易出现激素抵抗,导致药物失效并引发全身转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由于早期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仅表现为排尿困难等,前列腺癌很难被自行察觉,一旦出现血尿、骨痛等典型症状,往往已到晚期。对此,陈斌教授建议,50岁以上健康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45岁;筛查方式简单易行,仅需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再结合前列腺B超即可。据介绍,目前厦门已在45岁以上男性常规体检中纳入PSA检查。
治疗方面,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按照不同的疾病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手术治疗是针对早中期的前列腺癌,放疗是针对早期前列腺癌,化疗是针对中晚期的前列腺癌。其中的内分泌治疗则是主要针对晚期前列腺癌,它通过药物注射把雄性激素水平降低,目前临床上有一月剂型、三月剂型,现在有超长效剂型六月剂型,即患者六个月打一针即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给药频率,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前列腺癌,泌尿系结石这一良性疾病在闽南地区发病率同样居高不下。陈斌教授指出,结石虽“小”危害却大,可能堵塞输尿管引发肾积水,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伤,严重时还会因手术诱发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更令人头疼的是,泌尿系结石复发率极高,“五年内复发率达50%,十年内超75%患者会再次患病”。
针对结石治疗,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出“三连胜”理念:确保清石干净、保障手术安全、提升治疗舒适度。如今多数结石手术已实现“日间手术”,患者当天治疗、次日即可出院。
“治病不如防病。”陈斌教授表示,无论是前列腺癌还是泌尿系结石,都需重视“全程管理”与“主动预防”。他呼吁通过科普转变公众“无症状不就医”的观念,鼓励中老年男性主动参与年度体检与专项筛查;针对结石患者,还需通过代谢评估、结石成分分析找准病因,结合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预防,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