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31日讯(记者 林梓健)10月31日,厦门市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举行,介绍《厦门市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相关情况。该政策聚焦人口全生命周期服务,从四大维度提出23条具体举措,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作为人才密度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城市,厦门连续三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2024年常住人口达535万人,增速全省第一,《若干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巩固人口发展优势。
在户籍政策优化上,《若干措施》实施分级放宽策略:全面放宽集美、海沧等岛外四区落户条件,逐步放宽思明、湖里岛内两区落户限制,同时全面设立社区公共户口,为租户落户提供便利。配套出台的《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明确,岛外四区租房备案并居住登记满半年、缴社保3个月即可落户,岛内则需社保和居住登记满2年,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目前全市56个户籍窗口已实现“全市通办”,周六还提供错时服务。
创业就业支持方面,政策推出多重补贴激励。来厦就业创业人员最高可领10万元生活补贴、50万元创新创业项目资助,还能享受2年场地免租或租金优惠;符合条件的首次就业(创业)者每年最高可享8000元租房优惠,通过岗位供给与补贴扶持增强青年人才归属感。
重点人才集聚上,政策向产业急需领域倾斜。每年新增不少于20个名额,为企业引进的全球知名高校青年博士、博士后提供30万元安家补贴并直接认定为高层次C类人才;全日制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可按本科标准享受住房保障,高技能领军人才最高获20万元补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可获700万元补助。
为降低生活成本,政策明确住房、托育、教育多重保障。到2030年将新增保障性住房3.5万套以上,保障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通过公共资源改建、园所转型等方式扩容托育服务,并试点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就读。目前相关部门已简化政策兑现流程,确保措施精准直达,后续还将畅通沟通渠道,保障政策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