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莆田
标题图
莆田这场论坛,聚焦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
2025-10-31 20:37 福建日报客户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0月31日讯(见习记者 陈阳阳)31日,以“智汇灵光,数启慈航”为主题的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论坛在莆田举办。作为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分论坛,本次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论坛吸引来自福建、北京、海南、天津、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十多省市,以及来自台湾地区的高校、政府研究机构、文化协会、宫庙等各类团体代表。本次论坛围绕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妈祖文化为主题,共收到学术论文50多篇,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论坛分享研究成果,形成两岸多地、多领域共同参与的交流格局。

在开幕式启幕大会上,福建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袁锦贵从“时代使命、核心目的、深远意义”三个维度分享对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的思考:一是打破文化传承“时空藩篱”,通过VR、AI等技术让妈祖文化实现“时空穿越”,成为“当下的精神伙伴”;二是打磨走向世界的“中国方案”,将妈祖文化打造成可传播、可理解、可认同的全球文化IP,为全球文明互鉴提供“中国样本”;三是打造文化数智“未来图景”,构建“妈祖文化数字孪生生态”,用高精度扫描、区块链等技术转化文化资产、建立数字传播平台,并提议将“妈祖文化中国海疆万里行”提升为“数字海疆万里行”。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建忠在开幕式上致辞中表示,推动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创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各地近年来已借助MR、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持推进世界妈祖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但仍面临技术层次低、资源库建设滞后、文创IP开发不足等问题。为此,倡议从五方面发力:探索新兴技术完善交互场域、加强平台与资源库建设、创新传播形式、打造数字化文创产品与IP、构建全球数字化传播网络,通过“一庙一码”、元宇宙共享平台等实现全球信众“云端共祭”。

与此同时,本次论坛设置两大分会场同步开展研讨,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主题,多维度探索实践路径。

其中,第一分会场中参会专家学者聚焦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与治理进行分享与讨论。来自福建商学院副教授林春虹、台湾台中浩天宫主任委员王经绽、福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福州党校学报》编辑兰丰丰等7位嘉宾从多维度剖析社会治理、女性力量、年轻群体传播等领域的数字化实践。另外,来自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汪娟、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文职人员陈雪、上海松江妈祖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李莺等7位嘉宾从信俗标准化、文化旅游资源传播、海疆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角度,为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建言献策。

论坛第二分会场则聚焦技术赋能,探索IP活化新方向。来自福建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燕鑫桐、江苏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助教周俊宇、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幸华等7位嘉宾深入剖析庙会观众行为、IP传播、元宇宙构建等前沿方向。此外,福州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曾根根、江苏理工学院讲师刘春燕、福州行政管理学院讲师陈梁杰等7位嘉宾参与分享,围绕“双创”发展、区块链技术、地方妈祖文化传承等议题,为妈祖文化数字化创新提供多元思路。

本次“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论坛”,通过开幕式主旨分享与两大分会场深度研讨,构建了“理论方向+实践路径”的完整交流体系。论坛既明确了打破“时空藩篱”、打造全球文化IP、构建数字孪生生态的宏观目标,又汇聚了VR/AR应用、AI传播、区块链确权、元宇宙构建等前沿实践方案,更覆盖社会治理、年轻群体传播、地方文化传承等多元场景。来自两岸多地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代表,不仅为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承提供落地的“路线图”,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活态传承”,为“全球对话”,文化数字化实践注入了新动能。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