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漳州开发区侨龙水陆两栖应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6个月,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刷新了项目落地开工的“开发区速度”。
立足“快”落地 全力助推重大项目“早见效”
“四证到手,我们企业可以放心大展拳脚了!”开工当天,该项目同步完成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并在前一天完成土地交付,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作为2025年漳州开发区着力引进的高端装备制造“排头兵”,侨龙水陆两栖应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135亩,主要从事供排水应急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应急救援服务业务,规划新建生产厂房、综公楼、码头及配套设施,计划达产后年产应急桥渡装备26台套、水陆两栖装备100台套,实现年产值约8亿元。项目符合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和安全装备产业发展方向,对开发区延伸特种装备制造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快落地”才能“早见效”。项目启动以来,漳州开发区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牵头组建工作专班,与投资方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高效统筹项目前期选址、商务条款洽谈、设计方案对接等环节,仅用62天即完成项目签约。
突出“优”服务 协同保障建设“加速度”
项目实现“四个当年”的背后,是漳州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部门创新机制、合力攻坚的成果。
针对此前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等地期”“闲置期”问题,投资促进局积极协同各相关部门精准解决企业痛点——自然资源分局前置服务,确保“交地即办证”;规划建设局通过“并联审批、告知承诺”提高审批效率;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积极沟通协调保障项目出运;应急管理局耐心指导企业开展环评及“三同时”工作;行政服务中心“一次性告知”扫清信息障碍……“从项目对接、规划落地到正式开工,我深切感受到漳州开发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也坚定了我们扎根开发区、加快项目建设的信心与决心。”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国在项目开工仪式上为漳州开发区优质高效的企业服务点赞。
下一步,漳州开发区各部门将认真总结侨龙水陆两栖应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快速落地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协同机制,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优质项目,以更优营商环境、更快落地速度、更实服务举措,为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