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29日讯(记者 钱玲玲)九九重阳,岁律更新。在这个承载着尊老敬老传统的节日里,厦门的“银发版图”正以清晰的数据轮廓徐徐展开。
海峡导报记者从厦门市民政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全市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50.7万人,较上一年度新增约3.3万人,老龄化率16.1%。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速及老龄化比例,均达到近十年以来的最高值。
老年人男女性别比46.2:53.8
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中,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有6.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12.4%。
全市共有百岁老年人294人,最高寿的老年人108岁,是思明区梧村街道双涵社区的刘奶奶。
这些数字既是厦门宜居环境的生动注脚,也彰显着养老服务体系的兜底成效。
老年人中的男女性别比例为46.2誜53.8,奶奶比爷爷略多一些。
预计在“十五五”期间,全市老龄化趋势将继续快速发展,户籍老年人将在2029年突破60万人,在“十五五”末期达到约63.2万人,老龄化率达到17.2%。
各类养老床位共23010张
数据背后,是挑战更是责任,而厦门早已备好应对答卷。
目前,全市共建有养老机构44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0家,居家养老服务站398家。各类养老床位共23010张。
厦门已落地3个高端养老项目。全市共9家养老机构、5家照料中心、20家农村幸福院获评五星级,12家养老机构、20家照料中心、42家农村幸福院获评四星级。27家服务机构被认定为普惠性机构。
全市建成长者食堂及助餐点487个,年供餐量约190万人次。
全市医养结合机构38家总床位数1.13万张
作为全国首批5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厦门市持续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一对一”对接机制,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服务13.5万人次。
全市医养结合机构38家,总床位数1.13万张。11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同址建设。
本市户籍70周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床位费可纳入医保结算,该政策全国少有、省内唯一。
全市公办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100%设立老年医学科。可开展安宁疗护的机构共21家。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84家,创建比例达91.3%。
年接待老年游客约580万人次
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厦门积极发展老年人“候鸟式”养老、旅居养老、温泉养生等老年文旅服务,年接待老年游客约580万人次。同时,结合老年人兴趣爱好开发老龄特色旅游产品,拓展文化体验、康复保健、纪念怀旧等旅游新业态。
在厦门,65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全市公园、国有博物馆均对老年人免费开放,鼓浪屿、植物园等8家国有A级景区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票。这座城市正用多元举措让敬老传统落地生根,让每一位老人在重阳的暖意中,拥抱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