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厦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厦门离退休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5-10-29 21:31 厦门离退休干部公众号

10月20日至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厦门市各区各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平台

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

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


老同志们认真领悟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的蓝图倍感振奋。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刻理解,盛赞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银发力量”。

陈修茂

市政协原主席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全会对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的部署,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定决心,展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政治担当。这深刻说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必须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正风肃纪持续深化,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严的标准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根基永固、行稳致远。对此,我充满信心、坚决拥护!

陈秋雄

市委原副书记、市关工委主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字里行间充盈着党中央擘画未来的远见卓识与实干担当,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审议通过的 “十五五” 规划建议,既是对 “十四五” 时期极不平凡成就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彰显了中国发展的坚定步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民至上” 等部署为关工委工作锚定航向,厦门市关工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多部门联动的 “大关工” 格局,与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要求同频共振。建设“中华五育馆”,加强青少年服务阵地建设,发动 “五老” 宣讲团深化红色基因传承,呼应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目标;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帮扶困境青少年,践行 “增进民生福祉” 初心。未来将持续深化实践,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护航行动,既守立德树人之本,又显特区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栋梁之才,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徐报德

市教科所党支部原书记、离休干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高度契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离休干部,我深感振奋与责任在肩。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余热,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积极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斗,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十五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费克俊

厦门第一律师事务所原副主任,离休干部

欣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我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年逾九旬的老律师,我亲历了从“法制建设”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沧桑巨变,深感“十五五”规划将法治置于核心地位,正是国家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尤其欣慰的是,“十五五”规划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通过法治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治理,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我已离休多年,但仍通过公益咨询等对青年一代传帮带。愿新一代法律人牢记初心,以专业之力护航“十五五”新征程!

林朝晖

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一级巡视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议题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的研究和通过是对极为重要的“十五五”时期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总部署,为关键的“十五五”时期确立发展思路、重大原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勾勒更加清晰可行的实践路径。作为身处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厦门经济特区的老干部,作为市委老干部局“鹭岛银领”宣讲团团长,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扎实务实做好全会精神学习教育、宣传宣讲、贯彻落实等各项任务,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尽微薄之力。

吴权夫

市工信局原调研员

作为一名厦门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后,我倍感振奋。厦门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吸引台胞参与科研项目和在厦创业就业。同时,要聚焦产业升级,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发展。此外,还要支持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设,推动“四链融合”,构建平台基础研究与企业成果转化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