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28日讯(记者 林泽贵)28日,厦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市政府副市长季翔峰及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厦门聚焦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的举措与成就。五年来,厦门围绕“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目标,在教育、健康、体育、社会保障四大领域持续发力,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
教育优质均衡迈上新台阶。全市投入400亿元完成379个“中小幼”建设项目,新增32.9万个学位,实施154所老旧学校“百校焕新”工程;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7%,外来随迁子女实现全保障,“入学一件事”改革让14.5万名学生报名“一趟不用跑”。通过“名校跨岛”“名师出岛”战略,16 优质校在岛外建校区,城乡学校100%建立帮扶机制;学生科创比赛获奖数占全省3成以上,基础教育满意度长期居全国38个主要城市前列,2022年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在省内实现零的突破。基础教育满意度长期居全国38个主要城市前列。
健康厦门建设成效显著。构建“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15家公立三级医院”医疗矩阵,4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累计引进500余项新技术、填补200余项技术空白,14家医院通过三甲评审,21个学科进入全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百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3.62岁,高出全国平均4.62岁,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居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第5位。基层医疗能力持续增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1.62人增至4.42人,28家基层机构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率先将免费HPV疫苗接种、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建成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托位超2.5万个,普惠率超六成。
国际体育名城轮廓渐清晰。新增体育场地面积756.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3平方米,增长超50%,居全省第一、全国同类城市前三;建成717处近邻运动场、1331公里健身步道,184所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开放,“厦门i健身”平台注册用户超百万。引进世界田联钻石联赛、苏迪曼杯等国际A类赛事,每年举办高水平赛事超40场,综合效益超80亿元;厦门马拉松获评全球第八、亚洲第三、国内第一。
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就业保障方面,发放稳就业资金15.64亿元,惠及企业43.24万家次,城镇新增就业84万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超46万人次,服务企业约4万家次,创新试点应届高校毕业生“学生学徒制”,按企业需求定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岗位技能培训”,并将新业态从业者竞赛结果与职业技能认定等级证书挂钩,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百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超半数;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益鹭保”,日均保费0.4元最高保障40万元,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提至95.26%。医疗保障方面,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职工、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82.65%、70.71%,“惠厦保”三年赔付超2亿元。养老与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建成“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养老服务网络,配备1100多名助老员,为51万户籍老人投保意外险,搭建“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低保标准从800元提至1200元,慈善事业投入超13亿元,帮扶群众77.4万人次。
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还就义务教育均衡、职业技能培训、居家养老等热点问题进一步回应记者提问,明确“十五五”期间将持续优化民生服务,推动民生保障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