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一线观察)以四项行动筑牢福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5-10-27 20:44 福建日报 原创


333.jpeg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高水平开放”列为战略任务。福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与民营经济大省,需紧扣全会精神,以四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构建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守牢现代化产业根基

全会明确要求“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产业安全是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前提。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要把统筹发展与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降低贸易波动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切实保障产业稳定发展。

一是构建重点产业链动态监测平台。整合海关进出口、企业资金外投、用电用能、物流运输、缴税纳税等生产经营数据,对我省主要产业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趋势研判,设定产业链供应链中断风险、关键技术 “卡脖子” 预警等专属指标,及时捕捉规上企业产能转移、减产增产动向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异动等信息,设置自动预警功能并定期发布产业安全预警简报。二是保障关键资源要素供给储备。构建多元能源保障网,加快推进核电项目、海上风电与储能一体化项目建设。强化战略资源储备,建立“省级产业资源储备库”,针对石材、水暖卫浴、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原材料依赖进口问题,对锂、钴等新能源关键矿产实行“政府储备+企业代储”结合,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协议等方式稳定供应价格。

实施新兴市场拓展工程,激活开放发展动能

全会提出“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要突破传统市场依赖,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市场,为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实施核心市场深耕工程。重点布局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核心市场,加快建设覆盖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土耳其、阿联酋、南非等重点经贸伙伴国的海外服务网络,通过在重点市场搭建“走出去”综合服务站、编制“一国一册”服务指南等举措,强化市场信息收集、商业对接和风险预警功能,构建全方位服务支撑体系。二是实施跨境产业对接工程发挥我省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纺织鞋服等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推动企业打造“数字孪生+跨境云工厂”平台、创建“技术标准输出+本地化适配”合作机制等方式,重点开拓东南亚新能源产业链合作,布局拉美绿色能源项目,拓展中东能源装备市场,推进非洲农业机械应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对接模式。

深化科研院所赋能,打通创新转化链条

全会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十五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既要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也要持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为科研院所松绑,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加大力度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资源。对接中科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将我省纳入关键实施地区。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建设,制定与央企合作的科创项目清单,大力引进央企产业项目科创资源。二是深化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有序推进院所资源整合,鼓励学科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创新链相关性的院所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公益一类头部院所,开展“有反哺的科研服务”改革,允许对独具优势且我省企业确有需求的先进技术,在实行备案管理的前提下,面向市场开展增值服务。三是完善校(院、所、企)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推动省市联合开展动态考评,对评级优秀的机构,纳入省属科研院所管理系列,探索“拨投结合”财政资金支持模式,将原有财政扶持资金分为运营资金和产业资金,运营资金以无偿资助方式拨付,产业资金以直投、基金和项目拨投结合等方式“入股”,形成“财政投入—科研产出—运营收益—反哺发展”运行闭环。

开展海外人才招揽,夯实科技自立根基

    全会部署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人才是我省创新突围的关键。在今年6月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我省已参加“加强市场化方式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试点。建议“十五五”期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吸引人才力度,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拓展海外人才发现渠道,制定科技人才 “一人一策” 的个性化方案,搭建留学人才回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激发高端人才在我省创新创业热情。二是聚焦人才发展全链条环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自主培养体系,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提供优质综合服务,探索职称评价新标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全链条环节积极发力。三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布局人才项目,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以产业项目为依托,吸引人才集聚。

作者单位: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6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