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0月26日讯(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黄飞鹏 魏静晶)“这笔啊,要顺着衣袂的走向晕开,才能显出生动的层次感!”近日,莆田市秀屿区举办的一场妈祖文化活动现场,台湾青年黄冠旻手持漆刷,在专人指导下,仔细为妈祖主题漆扇上色。活动室另一侧,几位莆台青年围坐桌前,将海盐揉塑成形态各异的妈祖像、渔船造型,手指发力间,咸鲜的海风仿佛透过盐雕扑面而来。

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如今已成为莆台两地青年交流的一座桥梁。秀屿区立足“地缘相近、文缘相承”的独特优势,以“祖地文化”为情感纽带,通过民俗联心、档案溯源、平台聚才等,组织策划青年人才交流活动,推动闽台人才深度融合。
当天共有60余名莆台青年参与,活动间隙,青年们走进秀屿区档案馆的“百年妈祖缘,两岸一家亲”主题展览。黄冠旻在一张发黄的渔船通行契约前驻足良久。“原来我的曾祖父那一代,就是凭这样的文书往来两岸捕鱼经商。”他轻声感慨,指尖仿佛能触摸到那段不曾亲历却血脉相连的岁月。家书、老照片、族谱与牌匾静静陈列,不少台青俯身细读,时而低声交流,时而拍照记录。

为筑牢共同的历史文化根基,秀屿区深度挖掘闽台关系档案,聚焦乌丘屿、平海天后宫等历史渊源深厚之地,从民间征集到家书、老照片、家族牌匾等实物档案260余件。依托这些珍贵史料,制作18幅“平海天后宫对台交流”专题展板,6场展览生动再现闽台割不断的血脉亲缘与妈祖信仰的深厚渊源,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提供了直观的“寻根课堂”。
此外,该区还打造“相聚妈祖故里,畅游和美秀屿”品牌,创新推出两岸民俗场所“云对接”,组织两岸同胞共赴妈祖祭典、线上线下沉浸式民俗体验。今年来,已吸引300多名台湾青年走进妈祖故里。
文化共鸣最终要转化为发展合力。秀屿区整合资源,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交流与创业支撑体系,重点提升“蓝鹊社区大学”“闽台人才驿站”等5个特色交流基地功能,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文化沙龙和项目对接活动;依托永福电商城、鲍鱼科技产业园等载体,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一站式”服务。今年,秀屿区永福电商城新增10家台青创业企业,137名台青投身文化创意、电商直播、现代农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