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济南天桥产业园项目部:小讲台撬动大成长
2025-10-24 09:46 新福建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中交三航局济南天桥产业园项目的会议室。走廊里回荡着朝气蓬勃的声音——这是刚入职满一年的施工员张众在反复练习。十分钟后,他将第二次以“临时总工”的身份,主持当天的施工交底会。

济南天桥产业园项目需建设13栋标准化厂房,涵盖二次结构、装修装饰工程和人防工程,工序繁杂、交叉作业密集。2024年夏季,一批刚毕业大学生加入项目,他们虽理论基础扎实,却常在现场实操中“卡壳”。为此,项目部组织了多期工地课堂,但大学生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到了现场难以灵活运用。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发现,项目总工高菲注意到,有年轻技术员在宿舍悄悄模仿他开会时的发言。“何不让他们真正‘反串’一回?”于是,“今日我来讲”活动应运而生,鼓励年轻技术人员轮流担任“临时总工”,主持各类技术会议。

首次站上主讲位,张众的任务是讲解深基坑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他紧攥鼠标,目光低垂,开口时声音发紧,“这个锚索……呃……主要是……”语句断断续续,卡在了技术参数上。会议室一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的运作声,张众脸颊涨红,手心沁满汗水。此时,高菲并没有急于救场,而是温和地追问:“张工,能不能先从锚索选型的原则讲起?比如我们为什么最终选用了压力分散型?”这一引导,像是一把钥匙,帮张众打开了思路。他深吸一口气,渐渐找回状态,开始流畅地介绍起设计承载力、钻孔精度及张拉锁定的关键控制点。讲解结束后,老师傅们并未批评,而是围绕注浆体强度和张拉时序等细节展开了补充讨论。“那种被平等对待和被尊重的感觉,一下子让我有了底气。”张众开心的说。

为做好这短短几十分钟的“亮相”,年轻人们全力以赴。质量员董淑雨负责讲解外保温墙施工质量控制,他白天拿着靠尺、红外线测距仪在现场实测实量,记录不同天气下保温板拼缝的微小变化,晚上查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比对不同粘结砂浆的配合比,还特地请教了老师傅,弄清了耐碱网格布搭接长度与抗裂性的关系。“以前只是按技术交底操作,现在得弄懂每道工序背后的‘为什么’,”董淑雨抱着一摞资料笑着说,“比如为什么锚栓要错列布置?为什么抹面砂浆必须分两遍施工?这个过程逼着自己吃透了每个细节。”

“今日我来讲”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会议室。在一次现场吊装方案讨论中,当期“临时总工”刘晋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吊点布置思路。该方案起初被认为“太过大胆”,但经详细论证后,不仅确保安全,更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我们给了年轻人一个舞台,他们回报给我们无数惊喜。”高菲说这话时,目光投向一群年轻技术员,一年前还跟在老师傅身后的学徒,如今已能在现场独当一面地指导施工。

如今,“今日我来讲”已超越活动本身,成为一种成长的仪式。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项目部下一步计划聚焦复合型人才培育,针对项目13栋厂房,将安排年轻技术人员每人担任一栋楼的“楼栋长”,全面负责所管楼栋的安全管理、施工组织、质量把控、进度推进等工作,在实战中锤炼综合管理能力,为项目建设储备更多全能型骨干力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