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展“百场党课进基层”活动取得实效
10月15日,根据省委安排,向谷文昌同志学习座谈会在东山县召开,多位参会代表讲述了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如何启发、激励自己在工作中克服困难、追逐实效、克己奉公。
5个多月前,漳州市委组织部、福建谷文昌干部学院共同策划开展“牢记嘱托学谷公、为民造福当先锋”主题宣讲活动——百场党课进基层,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实践来深化理论研究,抓实教育培训。活动以多点覆盖的常态化内容触达机制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催化党员学深学实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的内生动力,筑牢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心中的“价值回归”,让“成为谷文昌式干部”的崇高使命化为一种精神自觉,同时激励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在各战线奋进新征程中的“成果转化”,赓续时代宏图。
“这是我第二次聆听谷文昌的先进事迹。相比于前一次,这次的课程设计更接地气,更注重将深刻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让我这样一名普通的党员也有了跃跃欲试、建功立业的冲动。”南靖县南云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员石小玲表示,宣讲入脑入心,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宣讲团已深入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军营、企业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宣讲活动137场次、573课次,听课人数达1.25万人次。
走量不是关键,走实走深才能长红。为了防止宣讲活动成为一时之功、一点之策,漳州市委组织部、谷文昌干部学院注重构建广覆盖下的长效机制。通过汇编特色教材,上线网络课程,创新课程传播渠道,打通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触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谷文昌先进事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基层党员能常学常新。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实施市、县、乡三级讲师“手拉手”计划,开展教学研修活动,针对性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的迫切问题,让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能够光耀全市各个角落。
如何让漳州人耳熟能详的谷公故事焕新彩,成为引领党员进步的精神源泉?这是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一个难点。为此,谷文昌干部学院教学管理部精挑细选18名骨干教师,组建谷文昌先进事迹宣讲团。为了让党课有灵魂、有趣味、有实效,学院打造了“三轮打磨”机制,宣讲团常常为了一个概念解析、一个问答环节、一个实例应用而熬到深夜。
另一大挑战则是教学形式。如今,短视频已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知识传授以更轻量化的形式出现。如何让厚重深刻的历史和理论在短时间内讲活、讲新,宣讲团下了一番苦功。
以让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为目标,谷文昌干部学院打造“微型化”课堂,以“短、实、新、活”为特色,将党课浓缩在15~20分钟内,教师们以老到的教学经验确保党课浓缩而不压缩、易懂却不浅显、深度而不晦涩,让谷文昌的思想觉悟、干事热情、道德情操转化为高度凝练的微概念,以高度的易学性来带动“一大片”。
让谷文昌先进事迹多点覆盖、长效浸润是为了更好地培育“成果转化”的土壤。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是具体的、生动的实践,也是普遍的、原则性的标尺,其广泛的“溢出效应”不可估量,其历久弥新的时代力量不可小觑。
在宣讲活动广覆盖的基础上,漳州各级党组织开展“民情大走访”“学谷公、建新功”“我是党员我先上”等系列活动1000多场次,示范引导上万名基层党员在项目攻坚、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累计为民办实事6941件。
培训期间,宣讲团前往龙海基层讲课,龙海区东园镇南边村党支部书记甘志勇折服于谷文昌凭一世之功、造万民之福的磅礴力量,称自己也要将谷公之志融入为民办实事。
甘志勇积极拓宽产业路子,帮助解决160户群众的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全力跟进一个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群众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基层工作虽烦琐庞杂,但只要秉承谷公的信念,勤挑担子,不撂挑子,必能在辛苦中干出时代新功,收获群众赞许。”甘志勇说道。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这场从上至下的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是对谷文昌精神理论、教学、传播、转化的一次常态化、长效化的体系建设,系统化促进谷文昌精神传承,机制化孵化更多谷文昌式的党员干部。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持续不断地激励漳州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漳州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