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0月12日讯(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林孟)10月12日,在莆田市秀屿区港区1号泊位上,中国籍“秀山”轮正在卸载来自俄罗斯的5000吨大麦。
“这是莆田口岸今年首次进口粮食。”现场执勤的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王吓剑说,“由于粮食类进口比较特殊性,受天气影响大,而且在海上航行多日,到港后需要尽快卸货,我们在货轮靠泊后,无缝衔接完成人证对照、船舶查验手续,减少船舶滞留时间,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据了解,秀屿港区自2003年起开始接卸进口粮食,包括大麦、大豆、玉米、高粱等多种粮食品种,2014年10月,秀屿港区1号泊位正式获批成为我国第一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之一。今年5月,该港区又进一步完成扩建项目,新增仓容6.5万吨,有力提升粮食接卸与存储能力,满足区域粮食需求超过20万吨/年。
据介绍,莆田是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之一,随着仓容扩大,有力促进沿海与内陆省份“山海大通道”畅通发展,服务辐射延伸至腹地更多内陆地区,为莆田市打造区域性粮食集散中心、加快建设“亿吨大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