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平和小溪:宝善村“四领”工作机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10-12 15:09 福建日报-新福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1日讯(通讯员 林杨峰) 近年来,平和小溪镇党委坚持以“四领”工作机制激活乡村治理、赋能产业发展,着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源源动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组织领航:从“单打独斗”到“联村共赢”

在镇党委推动下,宝善村联合玉溪村、新桥村成立产业融合发展联村党委,打破了村域界限。宝善村党支部书记张辉武深有感触:“以前各村资源分散,现在联村党委统筹规划,共同出谋划策。我们村通过盘活低效用地,成功引入2家企业,实现村固定资产增加2000万元!2023年厂房建成投用以来,每年增收55万余元。”在农文旅融合方面,联村党委将生态果园建设与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谋划民宿、农家乐、采摘游等项目,目前,观光果园公共停车场项目已完成建设,预计每年能带动宝善村村财增收10万元。

(宝善村集体通用厂房)


“两委”领办:从“纸上清单”到“民生答卷”

村两委班子推行项目领办制,坚持从群众诉求出发,将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一项项具体可行的实干清单。在推进新北环路150亩土地征迁这一“老大难”问题时,采取分区划片、责任到人的方式,由村“两委”主动下沉一线认领任务,包干到户,一对一、面对面反复沟通,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过程中,他们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在小微权力监督群“亮晒”工作进度,又在线下召开群众评议会议,主动将征迁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经过数月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攻克了这一拖延五年之久的历史遗留难题,并于今年1月实现全线通车,彻底改善了周边群众的出行条件。

(新北环路实景)


党员领岗:从“无职无责”到“有岗有为”

夏日中午,宝善村党员志愿者张英龙冒着炎炎烈日,提着餐盒轻车熟路地走向张阿婆家。“阿婆,今天有您爱吃的山药排骨!”他为行动不便的张阿婆送上“长者食堂”的午餐,还耐心讲解最新的老年反诈知识。这是宝善村推行党员领岗制度后的寻常一幕。像张英龙这样认领“助老服务岗”的党员有6名,他们定期为就餐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健康义诊、反诈宣传等服务,让老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党员常来陪我聊天、量血压,做家务...比自家孩子还贴心!”张阿婆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宝善村幸福食堂送餐上门)


除了助老服务,党员们还认领了环境监督、矛盾调解等岗位。在禁养区养殖清退攻坚中,党员们主动组队认领任务,不厌其烦地到养殖户家上门宣讲政策,主动想方设法帮助养殖户寻找销售渠道,最终在两个月内完成区域内200余头生猪和1万多只蛋鸭清零,做到了既完成任务,又不损害群众利益。

(党员网格员开展养殖污染排查)

人才领衔:从“资源输血”到“产业造血”

“要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寇创指着规划图介绍道。他先后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文旅领域专家团队、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专家团队和奥运冠军徐云丽领衔的休闲体育团队来村调研,最终规划出生态观光游和文化休闲游两条主线。“我们在宝善山上种植了300余棵风铃木形成网红花海,在塘内湖公园环山彩虹步道安装了111盏照明灯,利用村内闲置空地和房屋发动村中能人和外出社会贤达共同设计建成乡村休闲广场、轻食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举措吸引了更多游客来到宝善村,休闲广场、轻食中心试营业以来,新增就业岗位20多个,吸引3个青年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中心,共计吸引游客2000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2万元。

(宝善村休闲广场)


夕阳西下,塘内湖公园的音乐喷泉翩翩起舞,彩虹步道上游人如织,休闲广场中市民悠闲的泡茶聊天,创业孵化中心里青年们正在直播...这个普通的村庄,在小溪镇党委的精心指导和“四领”机制驱动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村民张大叔在休闲广场笑着感叹:“现在村里有产业、有风景、有关怀,咱们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宝善村休闲广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