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漳州
标题图
“心社共筑”护青春:多元实践为青春健康撑起晴空
2025-10-11 18:49 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唉,我孩子一直玩手机,怎么都讲不听。”“读书不认真,一说他就顶嘴。”……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国家级教师邢舒惠在开展亲子教育时,常听到家长们倾诉此类烦恼。青少年手机使用管不住、禁不了、亲子沟通不畅……这些问题已成为家庭亲子矛盾的主要来源,也为青少年的整体青春健康埋下隐患。为此,在漳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漳州市龙文区委社会工作部、龙文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邢舒惠带领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参与青春健康项目的同学们,并邀请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余瑞萍共同指导,把心理学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赴多地开展以“‘心社共筑’护青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一青春健康的核心维度,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多元创新的介入方式,为青少年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探索出了一套“部门-学校-社会”三维立体协作实践模式。

数据先行

精准把脉为服务“导航”

为精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数据,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自主设计涵盖情绪、压力、人际交往与心理求助意愿等多维度的调查问卷。6月至8月期间,团队分组深入福建漳州、云南楚雄、湖北襄阳、江西赣州、河南驻马店等五省七市的社区、学校及公共活动场所,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达93.08%。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整理分析,形成一份以“数字浪潮下的青春航向: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和学习投入度对希望感建立的影响”为题的调研报告,为后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明确方向。

专业赋能

多维介入守护成长之路

调研发现,青少年在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方面获得的家庭支持普遍不足,其手机使用时长、学习投入度与希望感的强弱存在紧密关联,提升希望感正是滋养青春健康的重要养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此,团队依托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项目,推出“青春启航,健康赋能”系列成长小组。在专业引导下,实践队员们通过结构化游戏、情景模拟、艺术表达等多维介入形式,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让他们逐渐敞开心扉,积极参与互动。活动反馈显示,首场活动服务困境儿童8名,在希望感、情绪表达与人际信心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转变,脸上重现自信与快乐的笑容。

同伴教育

乡村校园搭建心理互助友谊桥梁

团队深刻认识到,同伴教育在预防心理问题、传递实用技能、激发青少年主体责任感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是构筑青春健康防线的有效途径。在完成省计生协系统培训后,实践队联合漳州市计生协,于7月初前往平和县霞寨中心小学,组织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快问快答、分组讨论等形式,学习协调心理变化、情绪管理与沟通等技巧。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大家互相倾听、彼此鼓励,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次活动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心理求助障碍,初步构建了一个充满关爱与支持的朋辈心理支持网络,助力青少年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成长,形成“助人自助”的青春健康良性循环。

心剧展演

寓教于乐引发青春情感共鸣

为增强本次实践活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实践队自主创编了心理情景剧《成长心路》。该剧聚焦学业压力、朋辈关系与自我认同等青少年普遍面临的现实议题,以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生动呈现心理困境与应对方式。该剧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每一环节都凝聚了同学们的心血与智慧。精彩的剧情不仅深深吸引了观众,引发强烈共鸣,更有参演学生表示:“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仿佛那些困惑和烦恼都有了解决的方向。”演出后,同学们踊跃讨论,积极分享体会,纷纷表示要从剧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春健康教育不再是枯燥说教,而是丰富有趣、深入人心,成为了滋养青春健康的一场生动雨露。

创新模式

构建“四位一体”服务闭环

团队深度融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形成“调研评估—专业干预—朋辈支持—心剧展演”四位一体的青春健康服务闭环,创新性地将小组工作、同伴教育、戏剧治疗等方法运用于实践。活动获得多地学校和社区的积极反馈,直接服务青少年逾200人,显著提升了参与者的心理调适能力与求助意识。团队探索出的“部门-学校-社会”三维立体协作实践模式,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思路。

下一步,团队将持续深化与计生协、高校、社会组织等协同联动,不断优化这一实践模式,让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惠及更多青少年,为他们的青春健康全程护航。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