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国笋竹之都”美誉的福建南平,围绕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发展,先后出台《南平市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南平市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致力打造全球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制造基地和竹产业科创融合示范区。南平税务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管理与服务,助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靶向服务破解采购难题
每年3-5月采购季,福建永鑫竹业有限公司都需抓紧鲜竹最佳采伐期,深入各乡镇竹林,对接农户、合作社等数十个供应主体,完成原料收储。
“既要赶在鲜竹最佳采伐期完成原料收储,又要平衡农户利益与企业成本,还面临竹原料品质把控、采购资金流转、涉税政策适配等产业特色难题。尤其在采购高峰期,对农产品交易涉税政策理解不深、采购流程衔接不畅,都直接影响了原料供应效率。”永鑫竹业负责人金文武坦言,“税务部门得知我们的困境后,在今年采购季启动前靠前服务。”
针对竹原料采购“分散化、季节性、农产品属性强”的特色,浦城县税务局在采购季启动前提前介入,深入采购基地和分拣车间,结合企业历史发票数据,梳理农产品收购发票与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适用场景,明确“农户身份信息核验”“货物名称规范”“税率选择标准”等操作要点,更贴合竹企“田间地头收原料”的实际场景。
此外,税务干部还走访农户,讲解采购合同签订、资金转账记录留存等操作规范,辅导农户正确使用税收政策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提供“竹原料供应主体信息核验”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核实农户自产自销资质,既防范交易风险,又缩短采购对接时间,使企业能更专注于原料储备,为后续加工生产筑牢原料根基。
“以前采购季既要盯竹林、又要跑办税,忙得不可开交。如今我们能专心对接农户采收,原料供应稳定了,后续生产也更有底气!”金文武表示。今年以来永鑫竹业顺利完成全县12个乡镇的鲜竹采购工作,对接农户、合作社供应主体16家,采购效率较往年提升40%,资金流转周期缩短50%,显著降低了企业原料储备阶段的资金压力。
A级信用赢得发展先机
作为松溪竹木产业龙头企业之一,福建华韵竹木有限公司专注于竹木工艺筷、竹木砧板、菜板等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取得30余项商标注册证和30余项专利,荣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连续两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
“近年来市场竞争压力大,产品研发升级急需资金。”华韵竹木法人季伟亮回忆道,“税务部门了解到我们的困境,通过‘银税互动’机制让我们的A级信用成功‘变现’!”据悉,松溪县税务局以纳税信用管理为支点,积极推动银税互动,及时将企业的优质纳税信用信息推及至金融机构,打通融资堵点,助力纳税信用从“无形”的合规要求,转化为“有形”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驱动力。
凭借纳税信用A级这块“金字招牌”,华韵竹木成功获得银行贷款额度1000万元,为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华韵竹木形成规模化国内销售网络,其筷子及砧板产销量连续三年在全国制造行业名列前茅,2024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亿元大关,带动当地近200人就业。
政策支持推动技改升级
近年来,福建光泽森禾竹木衣架有限公司聚力技术革新,通过新增测绘脚架高端精密木件项目,升级电脑静电喷漆系统,增购先进设备等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产能提升。
“在推进技术改革和设备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对设备更新所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不熟悉、进项抵扣流程不清晰等问题,一度影响了项目推进效率。”森禾竹木财务负责人郑微说道,“就在我们寻找解决方法时,税务部门根据我们提交的《问题需求清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我们系统解读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小型微利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帮助我们合规享受了税费优惠政策,切实提升了合规经营水平。”
“公司累计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各项税收优惠超10万元,减轻了在技改投入方面的资金压力。”郑微表示,“得益于税惠政策支持,我们的生产线进一步升级。技改完成后,精密竹木件年产能新增5万套,年产值提升340万元。我们也将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产品成功出海。”
下一步,南平税务部门将聚焦竹产业的发展需求,持续推动税收政策与竹产业深度融合,以“税力量”助力南平竹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