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0月10日讯(见习记者 陈阳阳)10日下午,莆田海事局召开“十四五”时期全市海上应急搜救和沿海水上交通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莆田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指挥中心主任)赵魁主持发布会,莆田海事局副局长傅强英、莆田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危防管理处)处长池哲烘参与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伊始,傅强英介绍全市海上应急搜救和沿海水上交通安全情况并明确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
“十四五”期间,莆田市海上搜救中心、莆田海事局围绕“安全”“搜救”两条主线,扎实开展水上安全各项工作。其中,共处置海上突发险情58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544人、遇险船舶42艘,实现了“人命少伤亡,财产少损失”的目标。
在海上安全守护方面,莆田海事局构建了全域覆盖的预警网络,通过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发布海上安全信息预警160余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120余场。同时,积极开展搜救应急知识科普,组织“商渔船长面对面”活动48次,覆盖船员、渔民超20000人。此外,还建立了海上搜救一体联动格局,联合各涉海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30余次,清理侵占航道渔业设施160余处。
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莆田海事局推动修订了《莆田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实现了辖区海上搜救分中心全覆盖挂牌成立。为检验和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莆田海事局组织多场实战化演练,包括LNG泄漏与船舶紧急离泊等市级大型演训3次,指导港航企业开展各类演练50余场。同时,协调专业力量加入搜救体系,提升深远海救助能力。
发布会上,莆田海事局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海上应急形势呈现新变化,海上整体安全保障压力大,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仍然突出等。针对这些挑战,莆田海事局下一步将完善搜救应急共管共治机制,巩固信息共享共治成果,深化涉海执法协作。强化海上搜救应急力量建设,推动建立“半小时救援圈”,打造搜救示范区,培育志愿者队伍。加大海上搜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人机在海上巡航、搜救中的应用,加快救助码头、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
傅强英表示,未来莆田市海上搜救中心、莆田海事局将全力以赴保障辖区海上人命财产安全,为莆田市加快推进“亿吨大港”建设和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